• 29阅读
  • 0回复

梨乡的新章法——赵县林果业改革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6
第2版()
专栏:

梨乡的新章法——赵县林果业改革见闻
本报记者 尹韵秋 刘允洲

河北赵县古称赵州,素以工巧的赵州桥知名天下。赵县又有遐迩驰名的雪花梨,但名气不如赵州桥大。不过去年把记者吸引到赵县的,倒并非横跨洨河的“天下第一桥”,而是梨乡特大丰收的喜讯。
去年赵县梨果总产量近两亿斤,占全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比两年之前,这个县梨果总产量翻了近一番,亩产量居全省首位。深秋,当记者来这里访问时,梨果早已摘尽,但梨园仍然馨香弥漫——那是果农在树旁挖的梨窖散溢的果香。一位果农喜滋滋地为记者打开他的梨窖——嗬,满窖拳头大的梨儿,一片金灿灿,好不招人喜欢!
赵县的梨果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增产?在经营方式上有什么新招儿?县领导一开始在回答记者时只是说,“分包到户,一包就灵”。但记者深入考察一些乡村时,却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分包法:一是短期承包,少则三五年,多则十许年;二是果树集中产区一些乡村长期承包,长到多久?按承包的乡村干部说法是,“上级不变我不变”。两种包法,林下土地都归集体。
土地归公,果树长期分包到户,这是农民自立的新“章法”。其特点是,林权落得更实了。
新果树区贤门楼一大队有六百亩梨树,1982年结果二百三十万斤,1983年春果树长期分给户后,当年产梨三百五十万斤,1984年又增加到四百五十万斤,人均收入上千元。
老果树区树最多的南庄,有梨树二千五百多亩。1983年秋,农民看到外村果树长期分给户甜头大,眼红得很,一个劲儿地要求村干部分,结果也这样分了。1984年秋,全村产梨一千八百万斤,比上一年增加五百多万斤。仅梨果一项,这个村人均收入超千元,加上加工和运销,人均收入可达一千五百多元。
果农经营自主权扩大后,梨果商品流通搞得更活了,果农中自营梨果外销户达三分之一;个人和联户购买的汽车,仅谢庄乡就有六十辆。加工业也更快地发展起来了。全县果脯厂由原来的三个发展到十六个,罐头厂由原来的两个发展到八个,还增建了包装用的纸箱厂和储果的恒温库。
树到户,利连心。县长周兵海说:农民得树如得子,爱树如爱子,管护自己的树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精心,舍得投工投资;男女老少争着学技术;施肥、浇水也多了,治虫勤了。林业局长刘振奎说:林权落得实,最叫硬的效果是,农民对经营果树有了长远打算:梨园里补植了新树,一些老树作了“返老还童”手术(在主干上插接新枝),梨园的生产和经营一下子添了不少“后劲”,再也不是掠夺式的了!

无论走到新果树区还是老果树区,果农都说这个新“章法”好得很。如果说赵县领导在下去调查前还有种种疑虑的话——诸如,分了果树农民是否有能力管好?会不会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那么,走下去一看就都清楚了。
使县领导最有感触的是“上级不变我不变”这句话。两个“不变”,寓意深刻呀!既表达了农民要求果树长期归户的愿望,又反映了他们担心政策多变的隐忧。既然农民自立的不成文“章法”,已经显示了对林果生产的强大推动力,为什么不能顺应农民意愿,明文肯定他们创造的“章法”,干脆明确把果树的所有权交给农民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调查中成熟了。
去年12月29日,县委、县政府作出明文规定:按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原则,允许将现有果树无偿地划归农户所有(指树木所有权),允许继承、买卖或出租转营和更新;树下土地仍属集体所有,包给农户长期使用,等等。今年1月25日,赵县人大会议作出相应决议,并将决议张榜公之于众。
赵县党与政府明文肯定的新“章法”,也就是下放林权、长期稳定的办法,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更加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果树的热情。赵县领导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林果是赵县的一大优势,原来他们打算三年内全县果树由五万余亩发展到二十万亩,现在看势头,三十万亩也打不住,不愁水果生产上不去!

今年7月,记者再次来到赵县。雨后初晴,贤门楼村梨园的早晨格外清新、寂静,园内行行梨树,枝绿叶翠,青果累累,生机盎然。树行间的片片花生,已放出橙花。
我们和正在树下锄草的老农王小孟攀谈起来(其实,他那四十多棵梨树地,只是田埂边寥寥几株小草,可是主人也不放过)。他笑着说:“这梨园,过去专业队承包时,草有半人深哩!”谈话间,老老少少自动地聚拢来十几人。大家一听问“分了果树好不好?”众口一辞称好。王小孟说,他家四口人,去年靠梨树收入六七千元;李荣考说,他家也是六千多元。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说:“才两年,这日子就象坐地升天了!”“过去做梦都梦不着哩,党的政策太好了!”接着又说:“好是好,就是怕来回变”,“千万可别再变了!”还有人说,如今家家都买了喷药器械,户户都有了“技术员”,本来许多户打算今春打井干长远的,后来听说有股要变的风,吹得农民的心发凉,好多果农也变了卦,不愿打井了,在责任田扩栽新梨树也不那么积极了(可见农民对政策变化有多敏感)。
陪同我们的副县长刘秀田感慨地说:“事情在上面‘论’得挺复杂,下来看一看,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其实明明白白!”赵县领导听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意见,并没有中止带有探索意义的林果业改革试验,允许群众继续实行分树归户的做法,因此,赵县的林果业今年仍是好势头。前不久传来的消息说,这个县今年梨果总产量超过两亿斤,又创新纪录!
记者认为,清除“左”的影响,推进林业改革,还有许多认识问题需要解决。农民创造的农业大包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这不是说不再需要农民的创造。类似赵县果农的创造还在不断涌现,并推动着农村经济的深入改革。我们的责任是支持并引导群众进行创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