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全国村镇建设近六年超过前三十年 新建农民用房三十五亿平方米 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日益增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9
第1版()
专栏:

全国村镇建设近六年超过前三十年
新建农民用房三十五亿平方米
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日益增多
本报讯 记者肖体焕报道:我国村镇建设已经走上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地发展轨道,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乡村的居住、服务、环境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千百年以来,我国的乡村建设一直处于自发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加强了对乡村房屋建设的领导,明确了农民住宅属于生活资料,允许自建自用、产权归己,并且把领导工作的范围,从农房建设扩大到村镇建设,从而有效地把农民建房的积极性发挥和组织起来,村镇面貌日益改观。据统计,自1979年至1984年六年间,全国乡村新建农房三十五亿平方米,超过前三十年建设量的总和。在建设质量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城市郊区、经济发达和人多地少地区,还兴建了许多楼房。与此同时,全国五万多个集镇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许多地方已建成一批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村镇。
近几年的村镇建设,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逐步做到布局合理、节约土地。改变了村镇建设放任自流、盲目发展的状况。二是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日益增多,反映了农民对丰富文化、科学生活的需求。三是村镇的给水、排水、道路、电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正在改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