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萝卜岩间楠林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09
第3版()
专栏:自然保护区景物

萝卜岩间楠林茂
詹宏杰
楠,古称柟,奇香不衰,韧质难朽,素有“木中金子”之称。承德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整座殿堂皆为楠木结构;武夷山上千年不朽的“架壑棺”,亦因楠木凿成。当年,云南西双版纳发现一片原生楠木林,象一颗无与伦比的“绿明珠”辉熠于祖国西南边陲,只可惜毁于“文革”期间的“刀耕火种”。正当人们为楠木种源日渐衰竭而忧虑时,福建省沙县和明溪县交界处发现了一片面积五千多亩的原生楠木林。它密度大、保护完好,前去考察的专家叹之为“江南第一”,誉其为“福建的西双版纳”。1983年3月,省政府在这里建立了“萝卜岩自然保护区”。
仲秋时节,我随一支科学考察队到这里。保护区两坡夹一沟,佑溪从中潺潺流过,形成萝卜岩、马头山、红血坑、紫竹洲四个部分。这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下而上分布着三种类型的植被群落,即楠木——杜茎山——毛茎紫金牛群落,米?——金栗兰——狗脊群落,马尾松——荚迷——芒萁群落,一共蕴藏着五十五个科、一百零一个属、一百九十四种树木,莽苍苍的,极少遭到破坏。尤其是萝卜岩地域内的三百五十亩楠木林聚集地,每亩楠木超过二百多株。幼小的,翠叶晶莹,隽秀犹如画笔;稍高的,长而纤细,亭亭玉立,宛若纤腰舞女;粗大的,直指苍穹,撑朵绿云,仿佛巨柱冲天;最使人心旌摇曳的是山腰处的“楠木王”,身粗二百三十九厘米,高二十八米,可与七八层楼赛风流。
护林员连财金带我们在保护区内穿行了两天,在这险象丛生、山高路峻的大森林中,七八步外便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除了触目可见的楠木外,在紫竹洲还发现了珍稀树种穗花杉。那七八棵奇木巍然挺立在悬崖下,羽状对生的复叶,酷似戏台上状元帽上的璀璨金花;密叶间露出的果实,象千万颗红宝石在闪烁。这里,不愧为天然基因库,还有古老稀有树种百日青、红豆杉;观赏树种福建山缨花、四照花、山含笑、亨利杜鹃;珍贵树种黄樟、天竺桂、石梓、桂木新木姜、皂荚……
护林员连财金对保护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如数家珍。他每天都要来回跋涉几十里,围着大森林巡视,还给较大的珍贵树种一一编号,秋冬时节还要负责采集珍贵树种的种子,送交林业科研单位、苗圃使用。他说,保护区远离村庄几十里,加上交通不便,较少遭到人为的破坏,但偷砍树木的情况还偶有发生。他忿忿地说:这些个败家子多了,保护区就苦了!现在,山下建有一个林区派出所,这对保护这片珍稀树林将会起积极作用。(附图片)
保护区中的“楠木王”。 何一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