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天津大学许多教授、副教授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 师生促膝谈心 共探人生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0
第3版()
专栏:

天津大学许多教授、副教授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
师生促膝谈心 共探人生之路
新华社天津11月9日电 (记者虞锡珪)理想、情操、幸福,一直是青年们探索和谈论的人生主题。天津大学的许多教授、副教授以自己的深切感受,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人生之旅,使理想、情操、幸福充满了丰富而坚实的时代内容。
晚秋之夜,土木工程系的一间教室里灯火通明。系主任于庆荣副教授晚上六点多钟就来这里参加学生们关于“理想、纪律、道德”的讨论。师生互问互答,共同探讨。
有的学生问:“为什么现在还强调青年人要加强集体主义观念?”
于庆荣没有立即回答,却反问道:“一加一等于几?”
大家全笑了。
于庆荣说:“一加一等于二,也大于二。当然,这是从哲理上讲的。同学们互相帮助,就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大于二。如果搞得不好,形不成一个团结的集体,一加一就只能等于二,甚至会小于二。”
他又引证古今中外一些科学家的成长道路说:“任何一个有作为的爱国科学家,无一不是把自己事业的成败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也都不是从渺小的利己主义出发而获得成功的。”
他的话引起了学生们的深思,而“一加一大于二”也很快成为流传在全系学生中的一句格言。
于庆荣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教好学生,不仅要为学生上好专业课,还应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近一年来,他以爱国、立志、爱情、献身等几个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主题,先后作了十五次报告。
如果说于庆荣是以理性的力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那么,机械制造系主任张策教授则更多地诉诸情感的力量,促使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意识到时代的责任。
四十年前,张策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攻读,他是靠课余时间拉排子车来维持自己的最低生活。在四年学习期间,他只买过一本书,其他教科书全靠借阅。他饱含深情地对学生们说:“我以父辈的身份说,我羡慕你们!”
为了让学生珍惜目前的学习生活,他引导学生算了三笔帐:一是自己的父辈、祖辈有多少人是大学生?二是同龄人中有多少人是大学生?三是全国有多少人在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支持你上大学?
许多学生与父母谈心,找资料,作调查。三笔帐算下来,使他们深感自己的幸运,意识到肩负的重任。有的学生激动地说:“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绝不愧对祖国,愧对父老乡亲。”
天津大学的许多教授、副教授,就是这样以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经历,去关心学生的成长,赢得了青年们的信赖。
精密仪器系有些学生看到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感到困惑,就找政治课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徐永上谈心。
徐永上在二十多年前因所谓“右派”言论问题迭遭打击,但他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党的热爱从不动摇。他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告诉学生们: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共产党领导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干先人从没有干过的伟大事业,在实践中有些失误和缺点是难免的。这些问题是在前进中出现的,应该相信我们的党有力量能解决这些问题。他说:有抱负的青年人应该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态度来对待这些问题,为党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
徐永上的话,使学生驱除了迷惘的情绪,意识到了自己与时代的血肉联系和强烈的责任感。在老师的启发下,许多学生思想觉悟明显提高,纷纷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