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真正的共产党员——记离休老干部武旋声王华冰夫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0
第4版()
专栏:

真正的共产党员
——记离休老干部武旋声王华冰夫妇
今年7月下旬,河南省南阳县政府和河北省元氏县委分别收到了两万元捐款,支援本县兴办教育事业。捐款人是原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武旋声和他的爱人、原郑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华冰。武旋声今年七十三岁,1937年参加革命。王华冰今年六十八岁,解放前做过十多年地下工作。几十年来,他们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四万元钱就是他们平日节衣缩食省下的。
多年来,武旋声夫妇不仅从生活上严格要求子女,而且从不利用自己的优越条件给子女们搞特殊。在外地工作的大儿子要他们帮助调到郑州,他们不答应。后来,大儿子住房紧张,工厂出主意,只要他能通过爸爸要来几吨钢材,房子马上解决。武旋声当过某大型钢厂党委副书记,当时又任省经委主任,但他却告诉儿子:“钢材是党和人民的,不是我自己的,怎能让你弄去换房子!”
武旋声夫妇最小的女儿嘉嘉是留在身边的唯一的孩子,她高中毕业后,待业两年。在此期间,武老夫妇曾让她到某单位幼儿园带过孩子,还到过工厂拉架子车、打零工。后来,嘉嘉被招进郑州纺织机械厂当了工人。她进厂八年,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团干部,并光荣地入了党。1982年,嘉嘉的男朋友从郑州工学院毕业了。当时担任郑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的王华冰给未来的女婿定了条规矩:不准利用我们之间的亲戚关系,一切服从组织安排。结果,他被分配到几百里外的一个工厂工作。事后,学院其他领导埋怨她说:“老王啊,你当时稍微透个风,说啥也得把这个小伙子留在你们身边啊。”几年来,先后有二十多位亲属来求他们调动工作,或安排人,或买紧俏商品,都被他们一一拒绝了。多数亲属经解释,心情愉快地走了。也有个别亲友,在背后怨气不消:“这是一把谁也打不开的锁。”
武老夫妇生活俭朴,作风正派,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孩子们搞特殊化,始终不忘教育孩子们发扬革命传统。武旋声说:“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把自己的作风和家风搞好,才能治国平天下。”父母亲要求很严格,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如今,他们中有六个是党员,两个还是优秀党员,三个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前不久,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武老夫妇高兴万分,决心捐赠四万元给各自的家乡发展教育事业。武老说:我们这样做,有下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老夫妇解放前都教过书,解放后老伴又多年从事教育领导工作,对教育事业感情很深;二是报答家乡人民的养育之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想以自己的举动告诉人们,我们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那种“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是十分卑视的,真正的共产党员大有人在!
董丞明 王德华 李 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