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江淮饮恨拭刀痕——怀念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0
第5版()
专栏:

江淮饮恨拭刀痕
——怀念爱国教育家李更生先生
袁啸
“兴邦必先兴教育”,这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所磨洗出来的金玉之音。荀子也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就我国的现实而言,这些话的重要意义更为明显。党中央一再号召各地区要把办好教育事业当作首要任务。今年又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全国都举行了隆重的集会。如此大张旗鼓,完全说明了这项任务的紧迫感。这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一件大事。必须唤起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才能上下一心,提前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本文所要介绍的,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教育家、实干教育家、勇于革新的教育家,民国初年为苏北教育作过杰出贡献的李更生先生。古人说过: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李更生先生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其言其行诚足以垂范于后世,激励于来兹。
李先生名荃,原名鲠生,因溺水得救,改号更生。他是江苏淮阴人,生于1883年1月,卒于1927年4月,二十四岁毕业于江北高等学堂,整整从事二十年的教育工作,不幸在四十五岁时遇刺身亡。他在安徽繁昌、宣城、太和主持过高等小学,积累了基层经验回到苏北,又从事师范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踪迹所至,口碑载道。特别在他主持扬州第八中学创新五年的成绩;主持淮安第九中学拨乱反正的成绩,以及毁家办成志中学的事迹,至今为这些学校所有健在的同学称颂不衰。
本世纪初叶的苏北,真是民不聊生!旱涝灾害尤其在里下河一带,几乎无年不有,军阀混战,盗匪蜂起,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所谓“兵来如梳,官来如篦”,这情景又纵使了帝国主义长驱直入。李更生处于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青年的他,不禁拍案而起,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从此他立下了创办教育拯救中国的大志。他认为:从清末以来欧化东渐,造成无量的隐痛的,正是由于民族的愚昧,教育不兴,无法与人抗衡。他拒官不就,终其身全心全意扑在教育事业上。他爱校如家,爱同学如子弟,爱同事如手足,“往来十里以内,非要事或疾病不乘车”,手胼足胝,奔走呼号,直至于毁家兴学,终因触犯了地痞流氓的私利,不幸以身殉职。而他在弥留之际却毫无怨尤,唯一的,只以事业未竟为遗恨。这是多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1913年起,他担任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监五年,和师生朝夕相处,共商治校大计。经常告诫学生说:“诸生务以民族利益为重,热心小学事业。小学事业是陶铸国民的胚胎,首要的职责是灌输爱国思想,凡国内国情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以及我国在外交方面的历史,应时时和儿童讲解,毕业而后,无论为士,为农,为工商,为军人,念念毋忘爱国!”他这样要求学生,也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他的身教更多于言教,他的著名的“八不箴”,使人人得见其胸怀的坦荡,敢于自我批评的勇气,以及大公无私、铁骨铮铮的品格。例如“八不箴”的内容之一是“终身不买日货”,不但他自己不买,连他家人也严格禁止。又如“有权力无责任之事不做”,当他被选为省议员时,他耻于迎合潮流以此作为进身之阶,大义凛然地真正代表人民在议会上严词弹劾了某些权贵,许多亲友都为他捏一把汗,他却坦然表示“我要尽我自己的义务。凡义之所在,吾往矣!”真是肝胆如铁,堕地有声!
后来,江苏省又派他担任扬州第八中学校长。他怀着“临事而惧”的不苟精神,写了一条座右铭,叫做“竖起脊梁担事”,他本着这条信念勇往直前。他在日记上写道:“早作而夜思,计定则行”。凭其过人的胆略和识略,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就使一个落后的八中跃于全省的前茅。毕业生成绩之好,考入沪宁等地如东南大学、交通大学这些著名学校的,成为全省之冠。现在也还有许多八中同学身居各界的要津。
二十年代前后的中国,正是风雷激荡遍及全国的时代,人民空前觉醒,一方面帝国主义利用我们的内乱加紧其蚕食、瓜分的政策,一方面团结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下的广大知识分子,以反帝反封建为己任,呐喊个性解放,呐喊科学与民主,不断向旧传统旧势力开战。李更生到八中不久,首先碰到的一件大事就是袁世凯投降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李更生闻讯绕屋而悲。当即决定在他办公室走廊的墙壁上嵌了一块石碑,奋笔亲书“汝忘五月九日六时乎”九个大字,用以鞭策自己奋力工作,同时激起全校师生的爱国热忱,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他和学生同台演出话剧,同执校旗游行示威。待到五四运动爆发,他更积极投入宣传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推广注音字母。为学生订购大量的报章杂志,鼓励学生阅读。他爱护学生,每晚必查自修,每夜必查宿舍。嘘寒问暖。学生亲近他、尊敬他,据许多健在的八中老同学回忆说:“在李校长的带动下,八中的师生关系竟是那样的水乳交融。”又说:“五四以后的新思潮,正从扬子江滚滚流入运河。学生纷纷组织起来自动编印了许多刊物。那时的八中,几乎无人不充满德谟克拉西的思想。学校景象,真是桃红柳绿,一派生机!”
李校长的民主作风在当时也是很突出的。一切大事都和师生研讨,执行决定,坚决严格。他不但和学生共同听课,还共同过文体生活,特别是他首例打破教职员工之间的封建界限,每逢节日聚餐或庆祝活动,他总是恳切邀请学生和校工登台讲话。有一晚,大风吹断了电线,自修中断,清洁工某自告奋勇接上了电线,一时全校欢腾。李更生抓住这件事,号召全体师生一定要做有益于人的事。以后在聚餐会上还尊之为上宾。象这样一位开明的校长,怎能不赢得全校教职员工心悦诚服!所以当时的八中校风之正,工作效率之高也是罕见的。
李更生的治校之道,第一件是挑选有才智的师资,他求贤若渴,事迹感人。理化教员董伯度,教课好,英语也好,蜚声大江南北,学生非常欢迎他。后因家中老母无人侍奉,力辞八中课务,李更生固留不获,便亲去董的家乡,向他老母求情,竟至长跪不起。董母大为感动,立即促儿就道。此事一传,有些亲友认为李太过份,李却正色说:“我为学生而跪,何卑之有?况彼母亦我母也!”闻者无不动容!八中名师除董伯度外,还聘有朱自清教国文兼教务主任,徐谟(后去国际海牙法庭任法官)任英文教员兼授西洋史。其它各科的教员也大抵是一时名宿。象这样整齐的教育阵容,即使在今天也是令人十分称羡的。
师资好,慕名就读的学生日益踊跃,李更生审时度势,锐意革新。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改学校原来的单轨制为双轨制,规模较前扩大了一倍。又从二年级起,各科分班授课。甲组重文,乙组重理。这种分科制开创了全省的风气之先,并且引起全国的连锁反应。在分科制的基础上又实行能力编级法,对各级学生的基础课程统一进行测验,然后按其实际程度编入相当的学级。这种办法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分科制实行以后,李又和任课教师研商如何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一致认为:文科应以办好图书室为基地,理科则着重实验室的建设。李校长非常重视理科的实验,他说:“光读书,不动手,学得不会深,将来也不会教人”。因此,他不惜巨金采购当时最先进的理化设备。他对理科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如数学练习、实验报告等等,都必须按时缴送。他对文科建设,除图书室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外,则着重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他组织了铜管乐队,聘请专家指挥与辅导,又组织了课余的油画小组,也有专家辅导。后来这个小组的成员还参加了国际的画展。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还不时邀请国内外学者和校友来校讲学,介绍国内外多种新知识以及学术研究的动态。
当时八中还有一个特点,即学生的外文基础相当扎实。在李校长的倡导下,非常重视外语课程,他常常亲自听讲,认真学习。为了使学生的发音准确,他聘请了当地教会的教士来授课。理科的课本一律采用原文。他解释说:“数理化都是外来的,用原文学习,有双重收获,今后出国学习,也就节省时间了。”这是很有远见的见解,后来,徐谟在国外会见八中的同学,深有感慨地说:“李校长是一位多谋善断、眼光远大的好校长,象他这样办学,即在国外也是优秀的。”
正当八中面临大发展的时候,却因寻觅新的校址和当地驻军的头目发生了正面冲突,后来驻军虽然让步了,但李校长舌敝唇焦辛苦得来的表面胜利,却促成了军阀与地方劣绅的勾结,迫使李先生不得不悄然离去。愤怒的八中师生组织了护校团,掀起了挽李的风潮,结果被继任校长开除的学生竟达数十人之多。此后风潮迭起,这位继任校长也不得不知难而退。由此可见李先生治校的五年功绩,已在广大师生的心田中树立了牢不可破的丰碑!
李回到家乡后,江苏省教育当局又委派他主持第六师范附小,又受乡里的委托,接办了私立成志中学,最后又兼任了省立第九中学的校长。九中素以难治著称,此时正处于瘫痪状态。李到职后,进行全面整顿。推荐或说情的函件如雪片飞来,他一封也不复,唯贤是任。他的复校工作,仅宣布了两件事:一是所有拉帮结派的教职员工概不录用;二是所有在校的各班级学生一律同新生看待,只有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就这样,九中混乱局面迅速扭转。同时在他处处以身作则的影响下,校风也大为改观。在一次国耻纪念日的集会上,忽然下起滂沱大雨,学生纷纷离开操场躲进走廊,李校长毫不为动,他并不批评学生,只站在雨地里慷慨演说,然后亲执校旗,号召上街游行。学生感动得掉泪,无一人落后。从此校纪也跟着整肃起来。
李更生主持九中校政,并不照搬八中的老路。九中不设文科,却创设了银行理财系。人们问其所以,他回答说:“入境要问俗,当前的财政银行界,淮安人颇有地位,为了学生毕业后的出路着想,这着棋是可以走的。何况治国大事,必须首先理财。这是社会的需要。”由此可见,他的锐意革新,并不是为革新而革新,而是确有其独到的远见卓识,并能因时因地而异。
李更生先生的实干精神,来源于他的锲而不舍的毅力,来源于他的高度爱国主义所产生的无私胸怀。他办事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成办好。不惧强权,不徇私情。当时有些人对他很不理解,认为他过于方正,有些不近人情。其实这正是他的非凡之处!当私立成志中学面临倒闭的边缘,他毅然承担了乡里的委托,日夜筹款,几乎沿门托钵,自己也尽倾家产的所有,终于把这所濒危的学校重新扶植起来。正当他津津乐道成志未来的发展蓝图时,却惨遇亡命之徒的刺杀。这难道是命运吗?不是!
综观历史,真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付出了血的代价。李更生先生之死,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他是踏着先烈的血迹奋不顾身前进的。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昌农民讲习所赞扬过他毁家兴学的事迹。他的友好,苏北另一位教育界人士陈莲荪先生,在挽诗中写道:“毁家兴学前无古,救国匡时庆有人。我问天公胡愦愦,江淮饮恨拭刀痕!”这首诗的沉痛,完全代表了江苏教育界对李更生先生的悼念之情。举丧之日,远近吊者不绝于途。
注:本文系作者访问了八中、九中的老同学并根据《李更生言行录》和他学生的纪念文章写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