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马拉开波忆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0
第7版()
专栏:

马拉开波忆旅
安子贞
加勒比海之滨的5月,已是树木浓荫、花枝繁茂、瓜果满园的时节。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蒂迈亚机场乘飞机,沿海岸线西行,四十多分钟就到达驰名拉美的马拉开波。
马拉开波是委内瑞拉人引以自豪的地方。这个南美洲第一大湖,状如一只巨大的凉杯,杯的颈部伸向加勒比海。在方圆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的湖下,是一个蕴藏量极为丰富的大油库。目前委内瑞拉出产的石油,70%以上是从这里开采的。
临近湖区,见一巨桥卧波而起。同行的委内瑞拉朋友兴奋地向我们介绍说,这是南美洲目前跨度最大的桥,长八公里,宽十八米,最高处距离水面四十五米。到达马拉开波的第二天,我们乘直升飞机俯瞰湖区时,驾驶员在这里作了个特技表演,飞机竟从桥身下穿行而过,使得我们先是惊讶,后是赞叹。
马拉开波湖大桥的建成,大大方便了湖东湖西人员的来往和物资交流,它是马拉开波油田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拉开波旅游图上第一个游览点。
我们到达石油公司所在地时已近中午,骄阳当空,热风灼人。在主人的安排下,汽车直达码头。我们当即离车登艇,泛舟湖上。游艇设有雅致的座舱,可是,此时此地,没有一个人愿意留在座舱里,大家不约而同地站在并不宽敞的甲板上,饱览湖上胜景。马拉开波虽是石油之湖,但湖面上看不到污染的痕迹,湖水碧透,微波荡漾,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当游艇驶到湖中心时,举目四顾,我们已被座座高大的铁塔包围,近处塔身矗立,远处塔尖点点,象是漫游于海市蜃楼的幻景中。有人作过统计,马拉开波湖上共建有井塔和采油设施一万二千多座,湖下的各种管道总长达一万四千多公里。浩大的建设工程凝聚着委内瑞拉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开发建设马拉开波油区的历史见证。
人们娓娓动听地向我们介绍马拉开波的开发史:原来在三个多世纪以前,南美洲大陆曾掀起过一股“淘金热”,委内瑞拉也是传说中的“黄金国”之一。后来由于这里找不到那么多黄金,曾使淘金者大为失望。然而,三百多年以后,在马拉开波湖底,却涌流出了大量的“黑色金子”。那是1922年12月14日,马拉开波湖畔的洛斯巴洛索斯第二号油井发生井喷,九天内共喷出原油一百万桶。这自然是个损失,可它也说明了马拉开波湖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不久,湖内外的石油井架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委内瑞拉从此进入了开采石油的黄金时代。
委内瑞拉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石油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委内瑞拉的经济、文化教育都与石油息息相关。在委内瑞拉,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学习有关石油的课程;石油公司每年要派出几百名技术人员和专家,为各地教师讲授有关石油的基本知识。在新兴工业区瓜亚纳,兴建了钢铁联合企业和炼铝工业;位于瓜亚纳附近的卡罗尼河上建设起了巨型电站——古里水电站。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委内瑞拉石油工人在湖上打进第一根木桩以来,石油开发技术不断更新,马拉开波湖区的那些旧的设施,已被新的设施代替。现在,它们已从“物质财富”转化为“文化财富”,成为现代工业“考古学”家们研究的对象和供人游览、观光的景物了。委内瑞拉朋友说,把这些设施完整保留下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用以启迪后人,使他们看到先辈开发、建设大油田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为建设祖国作出的贡献。(附图片)
博利瓦尔广场之夏(委内瑞拉写生)
徐希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