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让残疾人重返社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0
第7版()
专栏:世界见闻

让残疾人重返社会
翟象乾
在法国常听到朋友说:“残疾不应是一种障碍,而是人们应该迎接的挑战”。不久前,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邓朴方应邀访法,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些活动,对这句话有了较深的理解。
法国现有残疾人近四百万。为了帮助残疾人重返社会,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社会上做了不少工作。
法国二十九所医院和研究单位,专门免费为残疾人治病,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
我们到西北部的洛里昂参观时,看到当地有许多特色:人行道的十字路口都有供残疾人轮椅通过的平道口,有适合于残疾人用的公用电话间和公共厕所,还有轮椅可以上去的交通班车等。大型残疾人治疗中心——凯尔帕普中心更引人注目。
凯尔帕普中心位于市郊的滨海胜地,总建筑面积八千平方米,设有四百张病床,每年接待两千多门诊病人。附设的幼儿园和小学,使残疾儿童可边接受治疗,边受教育。这个中心的负责人贝尔先生领我们参观一些治疗大厅,见到一些截瘫病人,通过特殊装置学习打字和操纵电脑。在矫形外科和辅助器械制作车间,堆放着十分逼真的人体假肢。这里有十六名技师和工人,可以制造各种轻便的辅助器械及各种型号的假肢。有一种电感应假肢,通过接触皮肤产生的静电,能自由控制手指的张合,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据说法国使用辅助器械的残疾人已达五十六万。
凯尔帕普中心有一个室内海水游泳池,还有一个设备相当好的体育馆。我们参观时,一群残疾人正坐着轮椅在打篮球,有的在练习射箭、击剑。
法国很重视把最先进的技术用于残疾人的治疗上。我们在巴黎郊区参观1936年建立的普恩加莱医院时,看到一张“流体床”,它没有床板,而象一个长方合子,里面是不断在沸腾着的某种粒子,“躺”在上面的病人实际上是泡在不断运动着的粒子中,靠粒子上升的力量把人体支撑着。这特别适用于需长期卧床的病人,使之免生褥疮。
访问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圣马丁先生。他坐着轮椅前来参加一次招待会,因神经受损,全身一刻不停地剧烈抖动着,话也说不清楚。法国主人介绍说,他是法国残疾人磋商委员会前主席,平时工作很忙,而且工作得很出色。听了这些介绍,在场的中国人都敬佩地和他热烈握手。我想,残疾人之所以能重返社会,最主要的就是靠这种坚强不屈、战胜残疾、乐观进取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