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把应该给企业的权力统统放下去 广西工业生产在改革中稳步起飞 头九个月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都赶上或超过全国增长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1
第1版()
专栏:

把应该给企业的权力统统放下去
广西工业生产在改革中稳步起飞
头九个月主要经济效益指标都赶上或超过全国增长水平
本报讯 记者郑盛丰报道: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给工业生产长期居于全国之末的广西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经济效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今年头九个月广西预算内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去年同期比,主要指标都赶上或超过全国的增长水平:利润总额增长49.4%,利税合计增长37%,上交利润增长42.7%,上交利税增长31%;随着效益提高,亏损企业在同一时期减亏21.7%(全国增亏9.2%),企业亏损面下降5.9%。与此同时,广西全区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26%,超过前五年增长数的总和,已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今年财政收入计划。
一九七八年到去年,广西工业生产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数,没有一年达到两位数,一直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四月,广西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搞活工业经济的若干规定》,共十二条,从人财物到产供销,从奖罚方法到分配形式,把应该给予企业的权力统统放下去,把套在企业身上的不应有的绳索统统解开。结果放下去的是政策,收上来的是效益。到去年四季度,各地市县和大中型企业基本调整完班子后,工业生产开始连连高奏“进行曲”,甚至一些过去因原料无着而处境艰难的行业也活了。如炼钢企业,过去作为原料的废钢材必须坐等调拨,常常久等不来,因为废旧部门收不到废钢材,企业只好停炉了事。去年,政策放宽后,允许炼钢企业直接来料加工,企业由“吃不饱”变为“吃不了”,所有炼钢企业的生产都大幅度增长。此外,由于允许那些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的企业采取“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的办法经营,一大批原先难以动弹的国营小型工商企业也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