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发挥技术优势 发展民用产品 我国航空工业努力为国民经济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1
第2版()
专栏:

发挥技术优势 发展民用产品
我国航空工业努力为国民经济服务
本报讯 记者张和平报道: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双重任务的航空工业部,近几年发挥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民用产品,使航空工业产值不断增长。1984年,这个部民品产值达十亿元,占全部总产值30%。今年预计可达十五亿元。
航空工业最大的民品——民用飞机的发展,推动了民用航空和专业航空的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购买十架“运十一”飞机,成立了航空服务队,进行农林作业。地质矿产部与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合办的飞龙航空公司利用“运十二Ⅰ型”飞机进行地质勘探。新成立的腾飞货运公司订购两架“运八”飞机,准备开展运货业务。
发展工业燃气轮机,即将航空发动机改型为地面或海上使用。目前,航空工业改型的涡桨、涡轮发动机已生产六十五台,分别在各油田作为发电、注水和输油加压的动力。国内第一台热电并供的燃气轮机组已在大庆油田投入运行,日发电量为十万多度。
几年来,航空工业努力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服务,向轻工、纺织、石油、化工、交通、水电等二十多个工业部门提供设备、仪器二百多种,为四十五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整机设备十六种,备件一千多种。如同石油工业部合作搞成功的,利用涡轮膨胀制冷技术从石油伴生气中回收轻烃的装置,已有二十四台在各油田使用,创造了可观的技术经济效益。此外,还为市场安排生产了民品二千多项。其中,主要日用机电产品二十六项。微型汽车、摩托车、制冷设备等支柱民品发展较快。以国产发动机制造的微型汽车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燃气轮机机车将于12月份投入道路试验。
在军工技术向民品转移和技术经济合作上,航空工业亦取得显著成果。主要是通过技术转让、联合经营、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等方式实行军工技术转移。目前,航空部已同北京、天津、浙江、福建、吉林等省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以来签订合同四百八十三项,成交额一点一亿元,参加三次大型交易会,交易额为五点五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