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美乐”为什么那样红火?——记美乐公司经理郭建民的谈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1
第2版()
专栏:通讯

“美乐”为什么那样红火?
——记美乐公司经理郭建民的谈话
本报记者 吴长生
先传递一点“过时”的新闻:
去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食品、包装机械展销会上,爆出了个冷门:一家“挤”进来的乡镇企业,出人意料地签订了一千二百万元的产销合同,相当于上海三十多个厂家成交额的总和,占展销会成交总额的六分之一。这家小厂原来是陕西三原县大程乡的乳品乳机厂,现在成了中国食品机械包装机械技术开发中心所属的美乐公司。
正是这点“过时新闻”使记者结识了来京开会的美乐公司经理郭建民。
老郭操着略带关东味儿的普通话,向记者介绍了去年的展销会:“我们是怀着试一试的想法到主办单位报项目的,我们盘算,只要能订五十万元合同,就算成功。可是,一摆展品,我们的勇气就来了。甭看俺是乡村小厂,还真把好些大地方比下去啦!”
“‘美乐’怎么这么受欢迎?”
老郭不假思索地说:“没啥别的窍门,就凭两条:一是产品成套,质量好;二是优质服务。再说白点吧,我们是专干人家不干的。”
国内生产食品机械的厂子,都是生产单一品种,要配套很难。为此,用户很头疼。“美乐”看准这个空子,从1978年开始生产成套乳品机械,后来逐步扩大,现在能生产十类三十四种成套机械,年生产能力达二千五百(台)套。
质量如何?用他们的乳品机械加工的“美乐”牌羊奶粉,是个有力的见证。别瞧是羊奶做的,一点膻味也没有,1983年获得国家银质奖。他们生产的干燥机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此,与脱膻机一起被国家经委确定为近两年的重大科技推广项目。
“用户至上”,“美乐”真正落实在行动中。从签订合同到产品出来,他们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实行“四保”:保制造、保安装、保培训、保生产,使用户放心。
服务态度好,产品质量高,引来了四方的顾客,不少单位主动提出预付货款。现在,除西藏、台湾外,其余各省、市、区,包括“大上海”,都有“美乐”生产、安装的食品机械,有数百家企业,销售量几乎占我国同类产品销售总量的一半。
为了发展奶粉生产,他们还对农民养羊户提供周到的服务。从良种选育、疫病防治到饲养技术辅导,厂里每年要花费几万元。奶粉获奖后,国家决定实行优质优价,“美乐”把这份好处也给了农民,别处收羊奶一角五分钱一斤,他们加到一角八。因此,在各处羊只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大程乡和附近四个乡的奶羊数仍然稳步上升。为了扩大奶源,今年他们又以贴息的形式,帮助农民用一百三十多万元买了三百八十多头奶牛,当年就能产奶一百吨。
“讲几个数字吧”,老郭露出一丝自豪的神情,“去年,我们的产值是七百八十二万元,利润一百五十二万元;今年头八个月完成产值一千一百三十万元。去年,我们的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五分之一多;缴税六十多万元,占县地方财政收入的51%。”
“你们厂小,本事可真不小啊!”
听到这种赞扬,老郭连连摆手:“不,不,主要还是改革为我们创造了发展的‘大气候’。你们看,从1958年到1978年,二十年才把产值搞到一百来万元,可1979年到去年,我们每年平均递增一百多万元。改革,使我们的厂子越来越红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