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我爱海岛,当好祖国卫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1
第4版()
专栏:

“我爱海岛,当好祖国卫士”
在山东青岛附近的黄海海面上,有一座座壮丽奇观的岛屿,象雄狮,警惕地注视着烟波浩渺的海面;象明珠,装点着祖国的美丽河山。有些海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它们的位置,然而它们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长年守卫在海岛上的青岛警备区指战员,深入开展“我爱海岛,当好祖国卫士”的活动,他们以岛为家,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千里岛上“无名树”
在远离青岛二百多里之外的海面上,屹立着一个仅有0.3平方公里的小岛,它叫千里岛。
小岛上仅有一棵树,扎根在半山腰石壁,树干象搓拧的缆绳,弯曲朝上顶起一蓬绿荫。不久前,九号台风从胶州湾登陆,青岛市区成百上千棵合抱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但这棵“无名树”却依然在岩石上挺立。“无名树”是守岛战士的骄傲。我们的战士比“无名树”更顽强。
千里岛,是警备区最远的岛屿之一。岛上一切供应都靠船运。从第一批驻岛战士登上这个小岛时起,二十多年来,一批批创业者奏出了建设的乐章。驻岛初期,姜纯月、王宗良、李存朴三位同志为保护国家财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来自富裕之乡的许祖江,成为第一个登上“爱岛标兵”光荣榜的新战士。班长董延胜在修建登陆坡时,带领全班战士站在海水中打眼放炮,每天七八个小时。他的腿被海水泡得发白,关节阵阵发痛,但坚决不让别人替换。为了建设海岛,干部战士长年在六十度的石坡上背驮肩扛各种物资,几乎是俯在崖壁上爬行,每人一年竟扛一百四十余吨,比两个火车皮的载重量还多。由于海岛建设成绩显著,连队受到领导机关的赞扬,并获得上级颁发的流动红旗。全连五十一人加入党、团组织,三十一人被评为守岛标兵。
千里岛人凭着坚定的信念,与自然界搏斗,与精神上的痛苦抗争,默默地牺牲着个人利益,献身于国防事业。他们多么象岛上的这棵“无名树”啊!
海岛神炮连
深秋的一天,灵山岛某阵地上,群炮轰鸣,一发发炮弹呼啸而出,在一万多米以外的海面上腾起冲天浪柱。观察所迅速传来捷报:十三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
这个炮兵连组建仅仅五年,然而,却连续五年火炮射击优秀,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连队,并荣立过一次集体二等功。
建队之初,有些战士对训练兴趣不大,愿学技术图实惠。连长孔庆岭要求战士明白:当兵就要习武,守岛必须有真本领。连队党支部将扎成的第一批大红花,放在“擂台”上要大家去争。
三班长时万庆原是连部军械员,任三班长后,产生了畏难情绪。副指导员余学文找上门说:“不懂就学,我陪你练。”从此,白天,晚上,不论刮风下雨,副指导员言传身教,耐心讲解。半年下来,小时硬是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训练尖子,考取了一级神炮手。二班长杨崇东,为了训练,三次推迟婚期,获得一级神炮手,荣立三等功。这个本来担负施工任务的连队,半数以上的战士考上了神炮手、技术能手和四会教练员,在位的连队干部都考上了优秀指挥员。
“鱼巧”张书信
十二年前,张书信从鲁南平原来到盛产鱼虾的海岛,担任了炊事员。他虚心向名师请教,掌握了一手高超的烹饪技艺:三种鱼就能做出八十三种形、色、香、味俱佳的菜。在青岛市商业局举行的厨师表演会上,他连连夺魁,并获厨师职称。一位领导同志给他起了个美名——“鱼巧”。
“鱼巧”出名了。济南、青岛、济宁、淄博等地的宾馆、饭店,多次用高薪聘请他去工作,张书信婉言谢绝了:“我是在海岛学到的技术,我愿为海岛干部战士服务。”他担任两用人才烹调班教员,还应邀为济南军区后勤训练大队司务长班教学,培养出六百余名“小鱼巧”。
“国宝奖”该给谁?
一年一度的“国宝奖”又要“定盘”了。长门岩守备连党支部正在热烈地进行争论。
原来,在这个处于黄海深处的小岛上,生长着一蓬蓬最早生于隋朝的耐冬花树,古人称之为“国宝”。耐冬花树耐霜抗旱,植根于岩石缝中,花色如丹。为鼓励扎根海岛的干部战士,连队特设“国宝奖”,每年评选一人。
一排长提议评选连长苏有良。为了耐冬生长不息,苏有良为耐冬浇水、培土,又带领全连人员工余采石三百多方,为耐冬树垒起了围堰。“这样为保护‘国宝’做出贡献的同志,还不应该得‘国宝奖’吗?”
但是,不把志愿兵姜良敬评上,又都觉得过意不去。他入伍便到小岛,已经战斗了十二个春秋,在全连官最小,兵最老,象扶衬鲜嫩的耐冬花的一片绿叶。“无名英雄应该有名啊!”副连长主张把他也评上。
团支部书记、副指导员,同意前两个候选人,又建议再树一个团员守岛标兵。他谈起了李光军。这个青年人有创业精神,主动提出在岛上养猪,使海岛少靠大陆供给,提高坚守海岛生存能力。他喂养了一圈又肥又大的猪,为连队生产猪肉三千五百多斤,纯收入二千五百多元,使战士吃上了鲜嫩的猪肉。
指导员王恒贵发言了:“民意不可违,今年就破破规矩,多设两个奖吧。”这话说到了支委们的心坎上。
今年的“国宝奖”评选揭晓了。苏有良、姜良敬、李光军三位同志同时上了连队的光荣榜。
离休不离岛的“看山老人”
在灵山岛,每天早晨都可见到一个老人绕岛不停地走动,人们风趣地叫他“看山老人”。他叫申茂卿,原灵山岛部队副政委。1980年离职休息,三个儿女相继出海进城工作学习,但他和老伴却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多年的岛屿。
老申来到连队,询问战士们的学习训练情况。连队要他出点子,他就当参谋;要他上课,他就当教员。他走进军人俱乐部,又成了义务图书管理员。调进海岛工作的新干部,都要在他的陪同下,游览海岛的大小山头,听他讲述神奇的传说,讲述一批批创业者在这里的业绩。
尽管离职多年,老申仍然象在职时一样,尽力当好海岛卫士。岛上水源奇缺,他和其他同志一起,攀山越岭,寻找水源,积极参加开渠引水、修筑水库的劳动,基本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岛上年年栽树,但因土薄水缺,成活率很低,老申为此动了不少脑筋。一次,部队紧贴路边乱石丛挖坑栽树,结果有不少树木枯萎死掉,而扩宽公路,又毁掉一些,老申同绿化委员会负责同志一起到驻地乡政府,共商绿化海岛大计,建议把树种在田间。军民一起植树,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几年工夫,海岛撑起了蓬蓬绿荫。今年,省政府要求海岛退耕还林。上级指示传来,不少人都夸老申说:“老海岛不愧有远见。”
海上飘着战士的歌
“风在呼啸,海浪滔滔,握紧枪,架好炮,人民战士守海岛。大关岛是我可爱的家,幸福的生活我们来创造。要把海岛建成上甘岭,海岛战士多踊跃,多踊跃。”
这是大关岛的岛歌。每一个岛都有岛歌,一支岛歌就是一部守岛建岛史。每当新兵入伍,第一堂课学唱岛歌;每当接受重大任务,宣传鼓动时必唱岛歌;节假日期间,岛歌比赛更是荡人心扉。
战士王朝振,是一名风钻手,为了岛上的国防施工,自动放弃了参加院校高考的机会。对新兵进行教育时,小王深情地对新来的战友说:“为了祖国的利益,革命战士就要甘愿吃亏守海岛。”岛歌在战士心灵上撞出回响,新战友被感动了。
一次,连队进行施工灌筑。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的指战员们,已经精疲力竭,工程进度慢下来。这时,副指导员在收录机里播出了雄壮的《大关岛之歌》,干部们也冲向了最苦最累的地方。岛歌激励着顽强拚搏的战士,终于完成任务。
陶克 翟慧格 曹元怀(附图片)
“二人岛”上的两位守岛战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