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小评论引出整改措施 机关内公文不再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2
第5版()
专栏:整改新事

小评论引出整改措施
机关内公文不再旅行
今年8月16日早晨,刚跨进机关大院的河北省临城县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就被院西侧墙壁黑板报上的一篇小评论吸引住了。评论是县委书记董增生写的,题目叫《不该发生的事情》:
“8月14日,邮电局发给县委的信件中,有二十一封是县委机关各部、室、委、办发给本机关各部门的,贴上邮票发往邮电局,邮电局又返送给收发室,收发室又分发给各部、委、办、局。……
二十一封信,只需要二十一张三分钱的邮票,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可县委机关只有一二百米,还得搞信件旅游,不仅浪费了资金和时间,也反映了我们县委机关的工作作风,请同志们结合整党学习不妨想一想,议一议。”
这篇只有二百多字的小评论,在县委机关内引起强烈反响。县委常委会和机关党总支决定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围绕“二十一封信说明了什么?”进行讨论。县委办公室对县委机关今年1至7月份的行政开支逐项登记结果表明,全机关共开支二万七千四百八十九元,超过包干费用40%。结合整党,董增生还组织全机关干部职工对机关的工作作风和效率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机关存在会议多、表报多、文件多、行政开支多、深入基层少等问题,县委制订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个月过去了,临城县委机关作风有了好转。一是领导深入基层多了,五名县委常委一个月内平均每人下乡九天,解决了长期拖而未决的二十个问题。县直单位还抽调了二百零四名干部住宿在村,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搞好生产。二是文件、会议、表报减少,各部、委、办编发的七种文件合并成三种。三是行政经费每月平均节约三千三百元,其中仅邮电费就少开支三百多元。
(王金锋 赵风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