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信访——宝贵的信息反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2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信访——宝贵的信息反馈
中共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委书记 赵荣生
1984年以来,我收到人民来信一百三十件,其中,属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一百零三件,占79%。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无论是来信来访的对象,还是其反映的内容,都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关心个人问题,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转向关心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特别是有相当多的基层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向党和政府反映当前城乡改革的大好形势,揭露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要求。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是党的负责干部开展工作,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反馈。这种信息反馈很快而且是直接的,第一手的,生动活泼的。它可以使我们及时掌握群众思想脉搏,了解到他们在一个时期里想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拥护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要求解决的是什么。许多意见和要求对我们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为领导干部,要抓住带有苗头性、普遍性、群众反映最大以及“老大难”的问题,去认真解决。
一、抓带有苗头性的问题。带有苗头性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逐步蔓延,影响全局,应该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今年4月,我接到延寿县的一位农民来信,反映因交不上提留款,承包的土地被没收。同时,听到信访部门反映,全区有五个县存在类似问题。这是一种严重侵犯农民利益、歧视贫困户、影响党的农村政策落实的错误行为,在全地区带有苗头性,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春耕生产。我接到群众来信后,立即责成地委农工部认真检查纠正。农工部向各县传达了地委的意见,各县逐乡逐村进行了普查,发现一个纠正一个。经过十多天的工作,全区三百多户农民土地被没收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维护了党的家庭联产承包政策。
二、抓普遍性的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单靠某个部门是难以解决的,要靠大家一齐动手,上下一起抓。去年以来,我陆续收到一些农民来信,揭露当前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宾县糖坊乡农民向我反映,现在四面八方向农民伸手,加重农民负担,县里四十五个部门、五十七个单位向农民要钱。农民气愤地说:“十七抽,十八收,围追堵截来掏兜,肉吃没了啃骨头,这种做法何时休。”地委听到农民的呼声,立即责承农村工作部对农民负担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地委农工部组织调查组,抽查了九个县一百八十个村的二百零一户农民,发现农民负担过重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地委在整党学习时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在全区广泛地开展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全区组织四千名县、乡干部开展农民负担大清理,对凡是不符合中央和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规定的负担,逐项减掉和压缩,现已初步取得成效。农民非常拥护,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称之为“青天之策”。
三、抓群众反映最大的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问题。对这类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以此教育党员干部,促进党风好转。去年3月,五常县光辉乡干部给地委写信,检举光辉乡乡长为省、地、县的一些关系单位和个人换大米,少收大米款,造成经济损失达六千三百多元,拖欠大米款五千一百多元。接到信后,地委立即组成调查组到光辉乡进行认真调查处理,追回了大米款,挽回了农民的经济损失。接着,地委将光辉乡的调查报告通报全区,在全区水稻重点产区进行了清理,纠正了这股换大米少付款、拖欠款的不正之风。
四、抓“老大难”问题。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揭露的问题也有程度和性质上的不同。对于一般性的问题,由基层去解决。对于“老大难”问题,就需要由职能部门派专人进行查处,然后向地委报告查处结果。去年,方正县七户农民买了一台胶轮拖拉机,有关部门怀疑这车出了交通事故,将这台车扣了长达七个月。县有关部门互相扯皮,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影响了七户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我接到七户农民的上访信后,责成信访办等有关部门,组织专门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很快弄清了是非,解决了问题。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的职能作用,解决了信访积案的问题。去年以来,地区信访办立案一百七十三起,应结案一百三十五起,现已全部结案,结案率达百分之百。
几年来,由于地委重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从地委领导成员到各个部门都认真办理信访工作,去年以来,地区共接收、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达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一件(次),基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实现了全区无信访积案,开创了信访工作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