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特区引进技术要高瞻远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3
第2版()
专栏:开放之窗

如何进一步把技术引进引导到符合我国“四化”建设需要的轨道上来?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些地方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引进技术起点不高;有的盲目进口组装生产线,不是缺零部件,就是产品没销路。这里发表的《特区引进技术要高瞻远瞩》一文,值得有关部门的同志读一读。
——编者
特区引进技术要高瞻远瞩
何玉峰
几年来,经济特区引进了一批技术,兴办了一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的来说,引进的起点不是很高,离特区成为“窗口”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技术引进应当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厦门、汕头经济特区都面临着众多老企业如何尽快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的问题。特区有许多有利条件,应当加速这个进程。老企业的改造应当与行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对生产“龙头”产品的企业优先进行全面改造。
引进应当与出口创汇和增产国内紧缺产品相结合。随着特区投资环境的逐渐完善,对引进项目的创汇能力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对非生产性项目,对外销少、技术水平一般、创汇能力差的项目,引进时应从严掌握或不予引进;对一些外销条件好、创汇能力强、技术水平一般的项目应适量引进;对那些技术设备先进、出口创汇率高的项目,应重点引进;对那些生产技术水平高,产品完全外销有一定困难但又属于国内紧缺,或对内地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尽管其出口创汇能力较差,也应考虑引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