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开阔选拔干部的视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4
第1版()
专栏:

开阔选拔干部的视野
本报评论员
历史的浪潮把一批新人推上各级领导岗位。昨天还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今天就成了领导班子的一员。这个变化,在新老干部交替时期,到处可见。当前选拔干部的工作是繁忙的,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选谁?不选谁?领导在思考,组织部门在思考,广大群众也在思考。俗话说:“大将无能,累死三军”。不论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还是一个单位,总希望把深孚众望的将才选出来,尽可能避免起用平庸人物。谁是将才,谁不是将才,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比较中鉴别。这样就提出一个任务: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在更大的范围内物色人才,优中选优,把真正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提拔起来。
视野狭窄,渠道很少,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在知人用人方面的一个明显不足。一谈到什么人能进领导班子,有的领导干部首先想到在自己周围工作的同志。在这部分同志中,思想水平高、有才干的人,当然是应该起用的;但有的同志能力平平,也被委以重任,这就失之偏颇了。又如,一谈到年轻化、知识化,有的人就只注意有文凭的人,而把通过自学掌握丰富知识、能力较强的人排除在外。视野不开阔,难免给物色人才的同志带来苦恼,总觉得人才难觅。其实,“卞和之玉,得于荆山”。你的视野不及“荆山”,安得“宝玉”?
开阔视野,拓宽渠道,除了人事组织部门要认真从事外,领导同志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作了解干部的工作,例如找一些中青年干部了解还有没有被埋没的人才?谁可用?为什么可用?也可以问问对已经起用的中青年干部的观感。领导同志和组织部门的同志可以请群众推荐或自荐人才,可以拜访一些专家、知名人士,问一问他们对举荐人才的意见。要打破神秘感,广泛征求意见,发现我们按照平常工作方法了解不到的人事情况。
为了把真正的将才选拔出来,对选拔对象的考核办法,也应该是多视角、多层次,灵活多样的。哈尔滨市委对重点人选的考核,采用由领导同志面试走访、带领参观、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了解干部的真实水平;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干部,采取同行人考核同行人的办法,从多方面了解被考核者的思想、业务水平。广州市最近为考核谁来当市外经委副主任,举办选才会,组织专家对六位竞选者进行测评,用新的方式发现、考核干部,使过去不一定能进入组织部门视野的人才,得到公正、准确的认识,以免“遗之于草泽”。
知人用人的视野开阔了,渠道多了,新人、新情况不断涌来,就会减少在封闭状态下物色人才的局限,选能任贤就会更大胆、更准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