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南开大学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亲身体验到改革和开放政策带来了勃勃生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4
第3版()
专栏:

南开大学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亲身体验到改革和开放政策带来了勃勃生机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虞锡珪报道:社会调查使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的学生亲眼目睹并亲身体验到:改革和开放政策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
近两年来,经济系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联系社会上议论较多的一些问题,分赴一些省、市,深入到工厂、矿山、农村和经济特区,对经济结构的特点、煤炭成本与价格、跨省市经济协作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八二级的部分学生一到河北省阜平县,就被乡镇企业的发展景象所吸引。那里盛产的红枣,多少年来只是简单地出售,经济效益很低。现在,这个县建立了三十多个果脯厂,发展了联合加工企业,开发了山区的资源,蜜枣已成为“拳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农民高兴地捧出蜜枣请学生品尝,还带领他们参观为发挥山区畜牧业优势而新建的冷冻厂。学生们顺蔓摸瓜,又对保定地区乡镇企业进行调查。由于该地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人均收入增长一百元。有的学生在调查日志上写道:“如果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搞活经济,就不会有今天的农村新貌。”学生们原准备合作写一篇调查报告。他们接触实际以后,觉得有许多心得体会要谈。于是,他们分别对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等进行了论述。通过调查研究,同学们消除了片面、糊涂的观念,写出了一批很有参考价值的论文。
去深圳调查的学生在出发之前,不太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因而对社会上的某些不正确议论分辨不清。到深圳以后,对外开放政策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学生们在海虹油漆厂看到,工厂从北欧引进几百种油漆配方后,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他们把所见所闻写成理论文章,回校后还热情地向同学宣传。
对价格体系改革有兴趣的学生,来到了北京门头沟煤矿。他们下到矿井深处,从开拓、掘进、采煤等环节的成本核算和矿工的工资及劳动制度入手,对煤炭的成本与价格进行专题调查,认识到过去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确实已成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障碍。因此,对能源、燃料的价格进行适当调整,是非常必要和完全正确的。大学生们通过这次社会调查,都感到看问题有了根底,主动和一些对调整价格存有模糊认识的同志交谈,以统一认识。
南开大学经济系十分重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关教师不仅到现场具体指导,还组织学生结合调查专题学习有关学科的知识,以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去江苏省常州市的学生为搞好工业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的调查,特地学习了有关价值工程、成本控制等现代化管理技术知识。对煤炭成本进行调查的学生,还学习了煤炭会计知识和《采煤概论》。学生们的一些调查成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被报送有关部门参考,有的已汇编成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