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为解决哈尔滨市“乘车难”献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5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为解决哈尔滨市“乘车难”献策
王积武 傅明新
哈尔滨市“乘车难”人所共知。公共事业部门曾提出要求增加公共汽车的数量,市政管理部门则要求错时上下班,各企事业单位要求购置自用大客车。
经过实际调查,我们认为如能在调整自用车辆和公共车辆的比例上进行一番改革,哈市“乘车难”问题不难解决。
哈市目前有八百零一台公共汽车参加客运,而早、晚接送本单位职工上下班的社会自有车辆却多达二千四百台,它们的比例为1∶3。
全市自有车辆的载客人次每天只有二十万左右(包括捎脚乘客在内)。而全市公共汽车高峰载客量却达六十二万人次。此时的比例则又是1∶3。
按公共汽车的数量来统计,哈市的人均占有车辆则为3194∶1。如按哈市每日实际参加客运的车辆来统计,人均占有车辆的比例为800∶1。
由于社会车辆载客少,线路长,单程空驶,使人公里乘车成本高出公共汽车乘车成本十几倍。
由于社会车辆的增多,造成了路面车辆的拥挤,致使公共汽电车的时速明显下降,据统计调查,哈市目前的公共汽车时速只能在平均十二点九七里左右,比1964年下降了25.3%。
综上所述可看出,哈市的社会自有车辆数量过大,而实际载客量又过少,在经济上的浪费很大,从全社会角度看,并没有真正解决哈市的“乘车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想的具体措施是:
1,由市政府,财政部门出头,将社会车辆直接调拨五百台给公共汽车公司(实质是改变目前的投资方法,把投资用于公共交通),从而使哈市的公共汽电车增加到一千三百台。
2,淘汰和半封闭一千台企业客车,办法是限路,限时,不予更新。
3,让自用车加入公共汽车线路联营,争取全市保持七百台自用车在交通不便和新开线路上搞通勤捎脚,拉客联营。
经过以上调整后,哈市的人均占有车辆能接近国家标准,乘车状况会初步改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