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喜幽兰又吐芬芳——昆曲《西园记》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16
第8版()
专栏:剧评

喜幽兰又吐芬芳
——昆曲《西园记》观后
李紫贵
以《十五贯》一剧蜚声剧坛的浙江昆剧团,最近来京演出了一批精彩剧目,使人感到这一古老剧种的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在今后还会得到新的发展。看了该团演出的《西园记》等剧目之后,我更加深了这一信念。
《西园记》是贝庚根据明代剧作家吴炳的同名传奇改编的。原著长达三十三出,篇幅过大,枝节繁多。改编本采英撷华,刻意提炼,精心剪裁,删去了原本中赵玉英和王伯宁这条线索,集中描写了张继华、王玉真在阴错阳差的戏剧纠葛中的感情波澜,塑造了张继华这个在戏曲人物画廊中少见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导、表演的二度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导演诸君、周世瑞将这出误会迭出、充满情趣、笑料不断的剧目,在艺术处理上突出了它的轻喜剧风格,是十分得体的。著名演员汪世瑜的出色表演,更是将张继华这个既主观迂阔又诚笃痴情的可笑而又可爱的青年书生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维妙维肖。汪世瑜不愧为“生中高手”,他的扮相俊秀,嗓音甜亮,功底扎实,表演富于书卷气,这固然是创造人物的有利条件;但更为可贵的是,他继承了业师周传瑛的艺术精髓,将娴熟地运用戏曲程式和准确地刻画人物性格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招一式都充满着感情,使人从他载歌载舞、有声有色的表演中,不仅获得极大的美感享受,而且见到了活生生的人物。汪世瑜的舞台节奏感很强,很注意掌握人物的分寸感。如第一场,张继华为了躲避闹市的喧噪,来到僻静的“西园”揽胜寻幽。汪世瑜以舒缓的步履、潇洒的身段,一下就将人物的闲情逸致展示了出来;王玉真在绣楼上将所折梅花不慎失落,正好打在张继华的额上,使他从小憩中惊起,但他并未探究原因,却捧着梅花欣赏玩味。汪世瑜以漫不经心的一笔,将人物粗疏的性格特征勾勒了出来;继而通过翠云“寻花”、玉真“还花”等细节,将张继华粗心大意、主观臆断的毛病作了进一步揭示。他自以为“梅者媒也”,从而猜定楼上的“赵玉英”小姐属意于他,不禁狂喜。这时汪世瑜的动作幅度逐渐加大、放开,真个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将这位自作多情的士子那种洋洋自得的喜悦劲儿,渲染得恰到好处,其中对他一厢情愿的冒失劲儿,又不无善意的调侃。在短短的开场戏中,汪世瑜将人物从闲逸到惊喜乃至忘形的心理发展过程,揭示得层次清晰,细致入微,真实可信。随着剧情的发展,汪世瑜不断挖掘人物身上的喜剧因素,经过《讣惊》一场疑神疑鬼、时喜时悲的进一步铺垫,直到《夜祭》一场达到高潮。这时张继华断定赵小姐为了自己伤情而亡,悔恨万分,悲痛不已,设灵夜祭。香筠、王玉真、赵礼等人分别前来欲说明真相,均无法奏效,张继华的主观臆断真可谓“病入膏肓”。张继华的所作所为令人捧腹,汪世瑜的表演却一本正经,完全按人物的思维逻辑行事,绝无半点哗众取宠之意。只见他祭灵时悲恸欲绝,见“鬼”时胆颤心惊,撵“鬼”时煞有介事,拒婚时惶然逃跑……汪世瑜将人物的痴情、自信、呆滞、迂执、惶恐、惊惧等种种情状,揭示得酣畅淋漓、穷形尽象。这不免使我联想起川剧表演艺术家曾荣华在《评雷辩踪》中塑造的那位酸秀才吕蒙正来,吕蒙正和张继华这两个相似而又绝不雷同的艺术形象,在舞台上前后辉映,互相媲美。当然,比起老一辈艺术家们那种以少胜多、炉火纯青的演技来,我觉得世瑜的动作,有时稍嫌多了一点、碎了一点,似乎缺少一点“点醒”的停顿和造型。这好象一篇好的文章,虽然圆熟流畅,但稍欠棱角。戏曲艺术大师们在运用技术、技巧上,一般都经过少——多——少的阶段,这后一个“少”是厚积薄发,返璞归真,是艺术的仙境。我相信汪世瑜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会向这一更高的目标迈进的。
《西园记》中龚世葵饰的香筠,戏虽不多,但往往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很起作用。龚世葵很会演戏,表演自然,风趣幽默,很有生活气息。王世瑶饰的夏玉,虽是丑行应工,但高雅不俗,几个身段和水袖,不仅边式漂亮,而且同这位久考不中的老儒生的身份也很吻合。从他的精致的表演中,依稀可见乃父王传淞的风范。其他演员也很称职,起到了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这次浙江昆剧团既挖掘演出了久不上演的传统剧目,又创作和演出了三台富于剧种特色的新戏,说明他们在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革新创造的辩证关系上取得了新成绩、新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附图片)
《西园记》剧照 汪世瑜饰张继华 夏小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