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面向群众 起用专家 实行改革 卫生部推广运城地区农村口腔病防治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0
第3版()
专栏:

面向群众 起用专家 实行改革
卫生部推广运城地区农村口腔病防治经验
本报讯 记者王艾生报道:山西省运城地区卫校附属口腔医院积极开展农村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受到卫生部表扬。
运城地区口腔病医务人员极少,平均每十二万人只有一名。面对这种情况,地区卫校教师、北京医学院口腔专业1961年毕业的牛东平挺身而出,主动担负起防治口腔疾病的任务。1979年他的“右派”问题被改正后,就同卫校的几位教师共同开办“口腔专业班”。他们自制医疗工具,并派人到北京、西安、成都等地学习,请专家来校讲学,几年来共培养出一百二十名口腔专业医务人才。
为开拓口腔医务事业,牛东平和他的同事们在运城地委、行署、省卫生厅支持下,克服困难,办起一所口腔医院,由牛东平任院长。他们还在运城市西郊办起一所民办公助的口腔职业卫生学校,培训乡镇卫生院在职口腔专业医务人员,现已招生六十名。
牛东平是那种认准目标不停步的人,一些无理的非议、责难未能动摇他对人民事业的责任心。1976年至1978年三年间,牛东平利用业余时间为六千多名口腔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他没多拿一分钱报酬,没接收一分钱礼物。患者交口称赞他是“孺子牛大夫”。
牛东平和他的同事,先后在永济、夏县、闻喜三个县建立起十四个中心村牙病防治所,每个所负责五千多人,深受群众欢迎。对已查出的二千一百二十八例口腔疾病患者的三十九种疾病,都及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
牛东平积极推行改革,实行院长负责制,定职定编,招聘人才,本着“怎样做对群众有好处,就怎样干”的原则,分期分批下乡为农民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地区十三个县(市)医院和四十六个乡镇医院都开设了口腔科和牙科。全地区形成口腔病医院、专业学校、防治中心,医务、教育、防治保健相结合的口腔病防治体系,缓解了农民“治牙难”、“镶牙难”。
11月中旬,卫生部在运城召开全国牙病防治工作现场会议,推广该地区建立农村牙病防治网的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