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地层深处十一昼夜——海军潜水员营救晋城煤矿工人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0
第4版()
专栏:

地层深处十一昼夜
——海军潜水员营救晋城煤矿工人纪实
1985年10月25日,山西晋城的朝阳煤矿在巷道爆破时,炸通了一口古煤窑。古煤窑中几万立方米的积水,翻江倒海似地倾泻到煤矿的巷道里,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被大水围困在距离地面一百多米深的井底。
在这危急关头,海军北海舰队防救船大队奉命派出潜水小分队从青岛火速赶到现场营救。
潜水员在大海是搏击风浪的“蛟龙”,而在矿井下,却处处布满捆绑“蛟龙”的绳索。井下漆黑一片,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潜水员身着将近二百斤重的潜水服,拖着几百斤重的通气管;在灌满了水的狭窄巷道里摸索前进,输送空气的软管随时可能折弯而使人窒息。
第一个潜水的,是刚刚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年轻战士杨志林。他匍匐在水下,爬行了一百八十米,竟花了两个半小时。接着,其他队员相继入水。一个、两个,一次、两次,但都没有发现遇险矿工的踪影。
第二天,战士廖国强在水下潜行到二百五十米处时,露出头部往外一看,突然发现六七十米远的地方有一点亮光晃动了一下。他惊喜地向指挥员报告。
“马上送食物!”一个扎得严严实实的防水包裹,里边放了二十斤巧克力,二十斤葡萄糖注射液,还放上了抢险指挥部的慰问信。潜水分队副班长孙光敏带着包裹潜到水下,他在巷道里爬行到二百五十米处,累得没有力气再向前了,只好将包裹挂在支撑的木桩上,又把三盏闪亮的矿灯放在上面,自己摸黑一步步潜行回来。
潜水分队的魏工程师已经整整四天五夜没有合眼了。这位有三十年潜水生涯的老兵,曾参加或指挥过打捞运载火箭数据仓,进行过“阿波丸”号沉船的水下切割。在滚滚的长江,奔腾的黄河,都留下他战斗的足迹。人民军队的职责驱动着他支撑疲惫的身子指挥抢救。他寻思着,潜水员怎样才能潜得更远一些。他决定采取水下接力的方案,让两名潜水员配合行动,前面的爬上一段距离,后面的就把沉重的通气管往前送,以减轻前面潜水员的负担。
又有两名潜水员下潜。一人在前,一人断后……
首批潜水员实在太累了。接着,第二批潜水员于31日下午赶来了,第三批也很快到达了。
当潜水员在巷道里寻找矿工时,井下的一个支巷里,也在进行着一场生与死的搏斗。
那天,洪峰呼啸着席卷而来,有七名矿工当场遇难身亡。十五名矿工被挤在一条支巷的角落。有十六年工龄的带班队长李丙春,生死关头积极担当起组织者。矿灯统一管理使用,轮流派人察看水情。第四天后,他们都饿得没有力气动弹了。当潜水员发出光亮和他们联系时,尽管心里一阵狂喜,但拿着矿灯晃了晃就晃不动了。这些矿工年龄最大的五十四岁,最小的才二十二岁。他们留恋着妻子儿女、父母兄妹,留恋着逐年富起来的日子,留恋着我们这个美好的社会。他们深信,党和政府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他们的。他们开始吃起了支撑木的桦树皮和牛皮腰带。
到第七天,十二根桦木的树皮吃完了。李玉炉和祁守才等四个年轻人去打水。当他们往前慢慢挪步时,发现水势小了,再往前走,突然发现煤堆上有个白乎乎的包裹。饿极了的祁守才想打开看看,又怕是炸药,便用手小心翼翼地从下向上抠,抠出一点东西,往嘴里一塞,啊,好甜呐!这时他们才断定是矿外送来的食物。他们打开包裹,吃了一点巧克力以后,高中毕业的李玉炉就着矿灯,给大家读起了抢险指挥部的信:
井下遇险同志:
你们以顽强的毅力生存下来,我们向你们表示亲切慰问!
你们遇险后,省、市、区、乡、矿领导和全市人民对你们的安全都很关心,并以十万火急的行动,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对你们全力抢救。北海舰队派来了潜水队,对你们奋力营救。
现在,潜水员给大家送去了一些食物,每人一份,不要多吃,多吃了对自己身体不好。希望大家要保持镇静,爱护体力,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我们正采取措施,使你们尽快脱险和亲人见面!
信,在十五双颤抖的手里轮番传阅着,从这双手传到那双手,又从那双手传到这双手。
迄至11月4日凌晨,潜水员已下潜十五次寻觅矿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全力组织抢救,几台高压抽水机日夜不停地抽水。煤矿的巷道里,水位降到齐腰深。一个有四名医生参加的救护小分队,涉水进入巷道深处。当救护队员走到三百三十米处时,走在前头的队长叫了起来:“有人把食品拿走了!”
队员们惊喜万分,顺着散落的巧克力糖纸、葡萄糖空瓶和零乱的脚印,出大巷、进小巷。突然,糖纸不见了!脚印消失了!救护队长杨治国机警地敲了敲两旁的煤壁,所有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屏住了呼吸,急切地等待着回音。
就在这时,在一个小巷深处,传来了微弱的呼救声,救护队员旋风般地跑了过去。只见十五位幸存的矿工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见有人前来营救,一个个哭喊起来:“得救了!我们得救了!”
这已是11月5日的零点十二分。他们整整在井下被困十一天了!
7日上午,十五名脱险矿工在体力稍微恢复后安全出井。他们上来后急着去找海军潜水员。然而,却没有见到潜水员的影子。
潜水小分队的同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收下的唯一礼品,就是晋城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赠送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抢险英雄,爱民模范。”
朱金平 胡洪波(附图片)
山西晋城朝阳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晋城市人民政府立即组成了抢险指挥部,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排水抢险,配合海军潜水员行动。这是抢险人员在安装大功率排水泵。
胡洪波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