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青春年华更催人”——记开封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姜亚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0
第4版()
专栏:

“青春年华更催人”
——记开封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姜亚辉
本报记者 李杰
姜亚辉是河南省开封电机厂嵌线女工。这个只有二十二岁的姑娘,努力学习嵌线技术,用勤劳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今年她在七个月内完成了两年的工作量,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7.3%,被选为开封市人大代表,被团市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电机嵌线是电机生产的关键工序,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工艺较为复杂,是一道“一累、二难、三拴人”的工种。初学嵌线的亚辉,开始很不适应。一天干下来,手痛得钻心,十个指头涨得粗了许多。当她看到老师傅嵌线时轻松自如,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就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请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模仿,细心严格地去做,技术提高很快,勇敢地接触了一些难嵌的型号。
困难面前勇者胜。后来,哪种电机难嵌,姜亚辉偏干哪种,哪种型号的电机容易击穿,她越抢着干,有时一连十几台,非干到不击穿为止。同时,亚辉把各位老师傅的嵌线技巧、特长吸取过来,加以提炼总结,找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嵌线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在开封市团市委组织的
“百日夺杯”劳动竞赛中,姜亚辉用一百天时间,完成了五个多月的生产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很快掌握嵌线技术时,亚辉的回答是:“有信念,乐吃苦;有毅力,乐于学;有斗志,乐于干。”
每天上班,亚辉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她说:“工厂没有战场上惊天动地的悲壮情景,我本人也没有老山英雄保卫祖国的战功业绩,但应该有八十年代青年在四化征途中努力发奋,力求上进,再展宏图的雄心。我是八十年代的青年,要用劳动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培育出四化建设光辉灿烂的花朵。”有时参加会议,她利用业余时间补产。时间长了,亚辉消瘦了不少,有人劝她要注意身体,她说:“不行呀!活催人,时间催人,青春年华更催人!”
亚辉争分夺秒,努力工作,月月超产,她的报酬越来越高,成了全厂有名的“冒尖户”。但随着而来的是“亚辉钻到钱眼里了”,“亚辉要钱不要命了”的闲言碎语。亚辉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亚辉家三口人,人人都有工作,论收入已经很富裕了,她记得,在她进厂时,父亲曾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亚辉呀!我是党培养教育的几十年的老干部,你进厂后要向叔叔阿姨好好学习,为电机厂的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不能往我脸上抹黑呀!”姜亚辉正是按照父亲的嘱咐对待工作的。她在工作中从不计较报酬。在团市委组织的“百日夺杯”竞赛中,没有任何报酬,她完成了五个多月的生产任务;在没有实行质量奖时,她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5%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