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深圳特区在开放改革中发展卫生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2
第3版()
专栏:

深圳特区在开放改革中发展卫生事业
本报讯 记者冯军军报道:在11月19日开幕的全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卫生改革座谈会上,深圳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兴办卫生事业的做法,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兴趣。
近年来,深圳地区人口剧增。为了扩大医疗覆盖面、解决特区群众就医难问题,深圳市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兴办特区卫生事业。他们在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特区卫生事业的基本设施和基本技术队伍的同时,鼓励、支持、帮助工矿企业、各种经济组织、街道举办医疗保健机构,允许本市离退休卫生人员和经过考核批准有一技之长的人开业,允许在职医护人员经过批准、停薪留职去边远的缺医少药地方开业,允许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以各种形式集资扩建和扩展业务,扩大服务范围、服务项目。目前,特区内已有各种职工医院、联合医院二十间,各种医疗中心诊所二百一十多间,个体开业二十四间,基本上解决了看病难问题。
为了尽快填补特区防治所急需的空白和薄弱专业技术,深圳市积极发挥特区开放、改革、搞活的优势,对内联合,引进技术人才,对外采取独资或合办等多种形式开办医疗保健机构。目前,深圳市仅市属医院就与内地十六个医药院校、大医院联合开办了二十多个各具特色的专科门诊,其中包括肛肠医疗中心、整形美容科、按摩推拿科等。他们还引进了六十多项先进设备,引进投资一千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