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朝鲜一撮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2
第7版()
专栏:

朝鲜一撮土
本报记者 纪希晨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三十五周年的日子里,记者参加人民日报代表团,重访朝鲜,从美丽的金刚山带回朝鲜一撮土。
这撮土,凝结着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从1950年10月25日起,彭德怀司令员统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连战皆捷,把敌人打退到三八线。为了慰问英雄的中朝兄弟部队,1951年3月,记者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迎着遍地战火,到达前线。5月6日中午,慰问团在金刚山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战斗英雄大会上,刚刚向人民军英雄敬献了锦旗、手表等慰问品,数十架敌机贴着海面突然袭来,轮番轰炸扫射四五个小时,金刚山变成一片火海。慰问团副团长、老红军、当年的平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廖享禄等和人民军同志的鲜血,同洒在山野上。作为幸存者,我顺手捡起敌机扫射的一颗机关炮弹,激动地揣进了贴身的衣衫。这是“仇恨的子弹,友谊的纪念”。如今,我带着这颗珍藏了三十四年的子弹,重上金刚山,眼前立即浮现出当年的烈火浓烟。我的心止不住急剧跳动,眼里忽地涌满激动的泪水。我无心观赏那万紫千红的山野,怀着无限深情,抓起一把土装进口袋。
这撮土所出自的山野,埋葬着烈士的忠骨,浸渗着英雄儿女的鲜血。10月30日,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凭吊开城松岳山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湛蓝湛蓝的天空下,四周是苍松挺立的山巅。仅一小块山地,就有一万两千个“最可爱的人”在这里长眠。1955年3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在汉白玉的墓碑上刻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烈士,永垂不朽”,“中朝人民将永远歌颂烈士的丰功伟绩,传留万世”。我们望着墓碑前朝鲜人民敬献的鲜花,默默地垂首肃立,仿佛又看到英雄们冒着弹雨硝烟,冲锋向前,用生命完成神圣伟大的事业。在平壤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里,我们看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塑像和照片,看到上甘岭弹痕累累的树木,看到四川巴县第一区鱼洞乡全体人民托慰问团献给志愿军、人民军的锦旗,看到金日成同志亲笔用中文书写的题词:“中国志愿军兄弟们,你们流下的鲜血和作的贡献,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这撮土所出自的大地,到处都在建设新的生活。记得,从前我们离开朝鲜的时候,这里尽是废墟和烟火;如今,无论城市、乡村、山野、河谷,全都换上了新装。从鸭绿江边到三八线上,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从平壤到元山、咸南、南浦道上,沿途处处是青松翠柏的山野、一栋栋的新房;刚收割的稻田里,拖拉机又翻起泥土的波浪,灿烂的胜利花朵开放在大地上。我们访问的金日成综合大学、兴南化肥厂等学校和企业,是朝鲜人民的骄傲和希望。咸兴龙成机械厂的总工程师介绍说,这个在废墟上重建起来的联合企业,战争年代平均每平方米就落下三颗敌人的炮弹,现在拥有工人两万,已能制造万吨水压机了。
这撮土所出自的国度,正掀起改造大自然的热潮。我们访问的南浦水闸建设工程,是朝鲜历史上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宏伟工程。移山填海的八公里长堤,三座可通过两千、两万和五万吨轮船的水闸,全是朝鲜同志自己设计,用本国技术和材料进行施工的。南浦水闸建成后,大同江下游就将出现一个大型人工湖,不仅可推动水上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有利于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以及开展围垦海涂等大自然改造工作。这项工程全部是由功勋卓著的人民军指战员进行的。在工地,记者遇到人民军大校金国勇同志。卫国战争期间,他曾参加过东部前线1211高地的战斗;如今又加入了现代化工程建设的行列。他说,朝中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是取得朝鲜战争和建设胜利的强大支柱。
这块鲜血浇灌过的土地,象母亲一样孕育着新的一代。我们乘车穿过城市和农村,途中常常遇到服装整齐的少年儿童,他们无论是成群的或单个的,都彬彬有礼,向客人们致意问好。当我们听到宅庵朝中友谊合作农场幼儿园儿童唱起“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看到牡丹峰上许多青少年用彩笔描绘锦绣河山时,更加相信,有理想的新一代,正在朝鲜成长起来。
这撮土,是朝鲜三千里锦绣江山的象征。我们来到板门店,来到三八线的哨位,听到朝鲜同志发自内心的呼唤,希望看到被分裂的祖国早日实现自主和平统一大业。尽管前进中还有重重困难,但渴望和平统一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终有一天会实现。
11月6日,带着朝鲜一撮土,我们回到鸭绿江边。可是依依深情仍留在朝鲜,留在升起朝阳的东海岸边。那里有一座闪闪发光的周恩来总理铜像,屹立在朝中两国人民心间。1958年2月16日,他站在风雪严寒中,向咸南市人民发表的“朝中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存”的讲话,代表了朝中人民世世代代的心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