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不吃“大锅饭” 不搞“一刀切” 应山县完善林业责任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3
第2版()
专栏:

不吃“大锅饭” 不搞“一刀切”
应山县完善林业责任制
本报讯 湖北省应山县引导林农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把全县集体林场分别改造成家庭承包林场、联户承包林场或由能人牵头邀伙承包的合作林场,提高了林农植树造林和开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
这个县共有二百六十四个集体林场,是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由当地农民集体投资、投劳创办起来的。它们都有成片的成材林。过去,这些林场“用摊派工、记囫囵帐,吃大锅饭”,护林、造林的效益很差。近两年来,应山县人民政府认真总结集体林场改革试点的经验,本着不吃“大锅饭”,不搞“一刀切”的精神,一个一个地落实改革方案。到今年10月中旬止,已经把二百一十个山林面积较小的集体林场改成家庭承包林场;山林面积较大的集体林场,有二十八个改成联合承包合作林场,二十六个改成能人牵头邀伙承包的合作林场。三种类型的合作林场,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对过去由村民共同培育的成片成材林木,采取折价转让的办法,登记造册移交给新的经营者,老本分期偿还,增殖比例分成,大头归集体。新的林场主接手后,新造林木除给集体少量分成外,绝大多数归新的承包者所有。
两年来,应山县集体林场改革积极而稳妥,没有出现新的平调问题,没有发生哄抢滥伐集体林木的事件,场内场外的群众都认为这样做公平合理。
该县孝子店区碾子湾乡刘长云等四户农民联合承包黄花沟集体林场后,不到三年造林三百七十亩,成活率达85%以上。造林面积相当于这个林场建场后十四年的总和,成活率高于改革之前的一倍,管理也比过去好。
东篁区南星乡梅家湾村郭宏有去年承包了村办的林场后,即张贴公告招股经营,有三十七户集资入股,共集资五千元。今年他用这笔资金整地八百亩,造林三百亩,抚育幼林、板栗、茶叶、竹子三百二十八亩,多种经营发展得很快,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章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