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文物古迹重修和保护应尊重历史保持原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3
第3版()
专栏:来信

文物古迹重修和保护应尊重历史保持原貌
不久前,我出差到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走了一趟,发现在文物古迹和纪念性建筑物的重修和保护中,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重建、重修文物古迹和纪念性建筑物时,要注意历史的连续性。比如,重庆市已修复了革命建筑物红岩村十三号、曾家岩五十号、桂园,还修复了白公馆和渣滓洞。这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历史的连续性来看,则显然还是很不够的。因为重庆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在国内外都是闻名的。不少国际友人来到我们国家之后,总是希望能去重庆看看。因此,我认为在修复重庆市的文物古迹和纪念建筑物时,应考虑这一历史情况,适当修复部分能代表当时陪都特点的建筑物。
其次,修复文物古迹时,应尽可能保持原貌。我们去遵义会议会址参观时,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办公室、住室的墙上,写了一些宣传标语。这些标语肯定是毛泽东等领导人撤离之后,由警卫员或是别的同志写的。另外,这些标语也不是一直保持下来的,而是解放后按照一些同志的回忆或是当时哪个同志拍摄的照片恢复的。字体象是初学写字的人写的,但署名却是“红军政治部宣传队”。我认为这种标语不必写到墙上去,以写在纸上,用玻璃框框起来陈列为好。
第三,对于一些名胜古迹,必须设法保持其特色。例如,云南大理点苍山云弄峰下的蝴蝶泉,原名无底潭。后来,由于那里有许多奇特而古老的蝴蝶树,每当春末夏初,蝴蝶树分泌出一种物质,散发出特殊的气味,吸引了四方众多的彩蝶到那里“聚会”,五彩斑斓,异常美丽。因此,无底潭就改名为蝴蝶泉。但是,现在那里的蝴蝶已濒于绝迹了。据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周围农田使用农药,将蝴蝶毒死了;二是大搞卫生时,将蝴蝶树掉下来的叶子烧掉,以致将蝴蝶产的卵也一起烧掉了。这就要抓紧研究如何繁殖或是引进别处的蝴蝶。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组 李敬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