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深厚的友谊 宝贵的经验——记胡启立一行访问南斯拉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3
第6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深厚的友谊 宝贵的经验
——记胡启立一行访问南斯拉夫
本报记者 严正
11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同志率领的中共代表团结束了对南斯拉夫的访问。
一周来,胡启立同志先后访问了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波黑共和国的首府萨拉热窝和旅游胜地杜布罗夫尼克,走访了工厂、农村、学校和科研机构。他与南共联盟主席团主席扎尔科维奇等领导人进行的会谈,取得了一致意见,同时,也与南斯拉夫工人和农民进行了亲密的座谈。胡启立同志说,这次访问是圆满成功和富有成果的,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合作。特别是南斯拉夫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给胡启立同志及其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启立同志在访问杜布罗夫尼克时,不顾初冬的寒冷,冒雨观看和了解了当地居民怎样利用美丽的海滩、宜人的气候和古老的城堡,发展旅游事业。据统计,这个只有二万三千人的海滨小城,拥有五万一千个床位,去年接待了八十二万六千名旅游者,在那里过夜的旅客达五百二十多万人次。胡启立同志询问了有关旅游设备、资金来源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走访了旅游点契利皮亚乡土博物馆。那里陈列着当地传统的餐具、用具、衣着、首饰和古老教堂的照片。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女青年,用民歌和山果欢迎中国客人。在热烈的气氛中,胡启立挥笔留言,赞扬这座美丽的城市和她勤劳智慧的人民。
在萨拉热窝,胡启立同志与数十名党政经领导人,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座谈。胡启立同志说,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们非常重视南斯拉夫在改革方面的经验。萨拉热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成就,全国十大公司中,有四个在这里,萨拉热窝还成功地组织了第十四届冬季奥运会。他希望通过座谈,学习这里的人民科学建设和利用体育运动村、搞好市政建设和在开放过程中维护本国民族传统与文化的良好经验。按照胡启立的建议,南斯拉夫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介绍了他们的做法、政策和取得的成绩,也坦率地说明了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应吸取的教训,都表示了希望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与中国发展合作的愿望。
为了具体了解南斯拉夫对新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探索进一步发展中南合作的可能性,胡启立同志及其一行驱车来到白雪覆盖的深山老林,参观南斯拉夫的冬季奥运会设施。如瀑布直泻的滑雪道、天桥高架的跳台、现代化的旅游、体育建筑,都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他赞扬南斯拉夫把发展体育活动和旅游事业结合起来是个好办法。他还参观了与我国有合作关系的萨拉热窝“动力投资公司”、“法莫斯”内燃机厂和贝尔格莱德的“普平”研究所。胡启立同志仔细观看了它们的现代化设备和科研成果,详细询问了各种新产品的性能和一系列技术指数。
一天傍晚,胡启立同志一行访问了萨拉热窝新城工人住宅区。在那里,受到了头戴红星帽、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的列队欢迎。工人武·拉迪伊契奇一家用自制的点心和各种饮料招待了中国客人。拉迪伊契奇是位有二十二年工龄的老工人,共盟党员,他爱人在食堂工作。夫妻月收入四百多美元,有八十平方米的住房,家里电器设备齐全,不久前还花三千美元购置了小汽车。听了主人的自我介绍,胡启立同志祝贺他们在南共联盟领导下过着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
他说,这几年经过改革,中国人民的生活开始好转,但与南斯拉夫相比,差距仍很大,还需继续努力。接着,他又了解了南斯拉夫的社会福利、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情况以及住房政策。最后,拉迪伊契奇的两个孩子站到胡启立同志身旁,拍照留念。
胡启立同志在与南斯拉夫同志的交谈中一再指出,中南两国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过去的情况不尽一样,但我们在干同一件大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原则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在这方面起步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这次中共代表团访问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借鉴南共联盟的有益经验。 (本报贝尔格莱德11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