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这些乡镇企业为什么倒闭?——南宫县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4
第2版()
专栏:

这些乡镇企业为什么倒闭?
——南宫县的调查
本报通讯员 侯磊 柏连生 本报记者 王庚南
最近,我们对河北省南宫县的二十二个乡、十六个村的四十个关停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乡镇企业倒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比较突出的一点,在于发展上的盲目性。
邱村乡榨油厂是1984年8月筹办起来的,投资三千元,购买了两台小型榨油机。开办前,他们主观认为棉花连年丰收,棉籽增多,原料充足,市场广阔。然而事与愿违,办了三个月,来厂加工棉籽的群众寥寥无几,不仅没赚钱,反而赔了本,只好关门。教训就在于事前没有深入搞市场调查,没有捕捉到群众的消费心理信息。近年来,农民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味也高了。用小机器榨出的油不能提纯,色黑质差,故遭“冷落”。由此看出,忽视事先考察论证等于“盲人骑瞎马”。类似原因关闭的企业有十二个,占四十个下马停办企业的30%。
去年以来,南宫县抓了人才引进,确实收到了“以才兴财”、“借鸡下蛋”的效果。但也有个别乡、村,聘人不当使企业受损失。1984年底,垂杨镇投资十一万元,购进一套制鞋的先进设备,办起布鞋厂。先后从外地以高薪聘请了七名“技术人才”。开工后才发觉他们中无一精通制鞋的全套技术,尤其不会搞样式设计。生产出的布鞋式样陈旧,质量粗糙,成本极高,投产四个月就宣告失败了。
图省钱,贪便宜,热衷购置旧设备。这在农村的“引进热”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些乡村干部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总认为购买旧设备花钱少、实惠,结果反而吃了大亏。北胡乡面粉厂,投资三万元,购进一部分外厂淘汰的设备,比购置新设备省钱近一半。但这些设备既不配套,又十分落后。凑合拼装投产后,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一半,产出的面粉质量低劣,一开业就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停产下马后,即便把全部设备折价处理,仍净赔两万多元。
不懂业务,缺乏常识,单凭热情行事。去年底,郝屯乡看到清河搞无毛绒很赚钱,便动了心:办毛绒厂!一次投资二万元,修厂房,买机器,购原料,辛辛苦苦忙乎了一阵。原料应当是“无毛绒”,投产时才发现弄来的却是“无绒毛”。原料不能出绒,工厂未生产便遭夭折,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不少乡、村、户,不懂成本核算,只是简单的算“如意帐”,待到“拔出两脚再看泥”时,才发现“赚”的不如赔的多。
大屯乡大屯村办的饴糖厂就是如此。当初他们算了这样一笔帐:一角二分一斤薯干,可生产一斤饴糖,拿到天津可卖四角多。两相比较,油水确实不少。于是,他们从天津请来一位退休师傅,一次就生产了一千四百斤。产品定价时,他们回头细抠,才知如意算盘打错了,每斤成本高达四角钱,比天津的收购价还高二三分,比当地市场价更高。最后,只好熬成糖色,按每斤三角钱出卖。辛苦一场净赔四百元。
办事要量力而行,这是人所共知的。南宫县四十个停办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盲目贪大。有的甚至没有分毫自筹资金,单靠国家贷款,就上大项目,办大工厂。这样一遇风浪,就可能翻船,造成劳民伤财的后果。邱村乡后刘邱村,今年初确定办一个大砖厂。他们只看到城乡建筑材料缺口大,而对自身力量和可行性不加分析,就一锤定音,动工兴建。打了一眼井,买了三万块砖,自筹资金三万元很快就用完,但要建好砖厂尚需六万元。当初他们的眼光盯在国家贷款上,可此时国家开始紧缩银根,贷款无望,只好停建。三万元资金“压”在砖下,“泡”在井里,欲上不能,欲下不忍,成了“半拉子”包袱工程。
剖析南宫县四十个关停企业的“下马”过程及原因,不难看出,发展乡镇企业的盲目性,表现在很多方面。这些教训是值得各地同志记取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