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嘉祥县百个农户的调查再次证明——“家有中学生 收入成倍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4
第3版()
专栏:

嘉祥县百个农户的调查再次证明——
“家有中学生 收入成倍增”
每投入一元,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能产出八元一角多,小学文化程度的能产出五元六角多,文盲半文盲的才产出四元一角多
本报讯 通讯员纪岩、记者贾建舟报道:“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户比起文盲半文盲的农户来,致富门路要宽得多,经济效益要好得多,对国家贡献要大得多。”山东省济宁市委研究室调查嘉祥县农村经济状况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前不久,济宁市委研究室对嘉祥县五个乡一百个农户的智力结构,以及1984年经济收入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材料表明:家庭劳动力中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比文盲半文盲农户的经济收入高一点零四倍。其中,四十户具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平均每个劳动力的纯收入为一千四百八十三点二元,每投入一元能产出八元一角二分;四十户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平均每个劳动力的纯收入为一千零五十七元,每投入一元能产出五元六角一分;二十户文盲半文盲的,平均每个劳动力的纯收入为七百二十七元,每投入一元才产出四元一角五分。
“家有中学生,收入成倍增。”嘉祥县采取县、乡(镇)、村、专业户四个层次一起上的办法,筹措资金二千五百多万元,建起了稳固的农村教育体系。1979年以来,先后建起县办农民中专一处、农业技术中学四处,乡(镇)办农业技术学校十六处,村办重点农民文化技术夜校三十八处、普通夜校四百七十一处,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目前,全县每年都有万名以上的农民进入各级农技学校和短训班,接受农业技术教育。
嘉祥县下大力气办好农民教育,使全县农民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84年,全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由占总劳力的25%提高到45.8%,中级以上农业技术人员比1978年提高七点九倍,共有六千二百多名农民先后接受了初级技术教育和短期培训。在全县两千零八十名现任村党支部成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4.9%。科技户、专业户发展到二万九千二百余户,占总农户的21%。农民知识结构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84年与1978年相比,全县农副产品商品率提高2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