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持续增长的马来西亚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4
第6版()
专栏:

持续增长的马来西亚经济
张铁根
马来西亚财政部长达伊姆10月25日在国会宣布,1984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为7.6%,估计今年达5.2%。尽管今年的增长率有所降低,但仍然高于东盟国家2.7%的平均增长率和发展中国家3.6%的平均增长率。
马来西亚经济多年来维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七十年代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7.9%。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外贸为支柱的马来西亚经济遇到了困难,增长速度才有所放慢。
马来西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橡胶、锡、棕油、热带硬木、胡椒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此外还拥有其他丰富的热带作物资源以及石油和天然气。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采取发展经济多元化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十年代,马来西亚主要生产橡胶和锡。六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油棕,1985年棕油产量估计达三百八十五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9%。棕油已经超越橡胶,成为马来西亚主要的换汇商品。与此同时,又大力勘探和开采石油与天然气。如今,石油是马来西亚最大宗出口商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来西亚看准了近些年来可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趋势,大力发展可可种植,目前可可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而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初级产品的多样化,使马来西亚经济增加了“保险系数”,如近年来国际市场发生变化,马来西亚的橡胶、锡和木材的出口收入减少,但棕油、棕仁油、可可的出口收入却增加了。马来西亚改变经济结构,也提高了应变能力。
马来西亚并没有满足于初级产品的出口,恰恰相反,而是要逐步从根本上改变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结构,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尤其是以本地原料为基础的加工业。马哈蒂尔总理曾宣布,马来西亚要在九十年代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橡胶制成品生产国。现在,马来西亚初级产品占出口总收入的百分比,已从1975年的70.2%降至1984年的60%;制成品则从21.8%增至31.6%。此外,积极吸收外资和技术,重视科研及其推广,都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仍然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工业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马来西亚的制造业,如电子业和纺织业等,遇到不少困难。今年上半年,出现了银根紧缩、投资者裹足不前、出口不佳、债务增加等不利情况。面对这种形势,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对策。今年7月,修改了外资法,放宽外资股权限制和简化投资手续。9月,设立十亿马元(一美元合二点四马元)投资基金,刺激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固定资产的新投资。10月,内阁宣布采取应急措施,规定政府部门要实行严格的节约措施,重新审议耗资巨大的项目。财政部最近公布的1985—1986年经济报告,给农业、制造业、旅游业以一系列扣税津贴和奖励,一切和农业有关的经济活动享有与新兴工业相同的优惠待遇,农产品出口可享有5%的出口津贴,旅游业也享有类似的优惠待遇。
马哈蒂尔政府还进一步强调外交要为经济服务,除了继续发展同传统贸易国的关系外,尤其注意开展同非传统贸易国的关系。11月20日至28日,马哈蒂尔总理率领大型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其中经济界人士即达百余人,这是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出国访问团。可以预料,中马两国经贸合作和技术交流,将会有新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