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坦桑漫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4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坦桑漫笔
周国勇

在坦桑的风物中,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鼓了。
坦桑人称鼓为“恩高马”,只要一提起“恩高马”,他们就眉飞色舞,豪情满怀。
鼓,闪耀着民族文化的异彩,凝聚着坦桑人的智慧。鼓的构造虽然比较简单——或将圆木中心掏空,绷上羊皮;或在空桶上蒙一层羊皮;但是,要使鼓有不同的音响,也有一番讲究呢!关键是羊皮的烘烤及涂树胶处理。有的鼓声如沉雷,有的鼓音似洪钟,有的高亢,有的低沉,皆出自于制鼓者的匠心。
鼓的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有的象石臼,有的象蜂箱,有的似炮筒,有的如酒杯,还有的象一张圆桌,支着三只脚。当这些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鼓排列在一起,即便不听鼓乐,光是欣赏那些奇特、别致的形状,也足以令人浮想联翩了。
当然,最吸引人的是鼓手。在那舞步腾跃、乐声震天的热烈气氛中,鼓手是中枢,是核心,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是急风骤雨中的旗帜。他们的击鼓姿势也是各具神韵。有的双腿夹鼓,弓身奋击;有的肩扛长鼓,单手敲拍;有的席地而坐,从容不迫。高明的鼓手,左右手能同时敲出不同节拍的鼓乐,也能一人敲多种音调不同的鼓。坦桑最著名的鼓师毛里思同时能敲十五只鼓,那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
鼓,使坦桑人民的生活更为有声有色,更富内涵。鼓乐,抒发着坦桑人的情怀,寄托着他们的执著追求。鼓点飞扬之处,展现出开荒种田的辛勤劳作,喜庆丰收的满脸笑容……
独木舟
由鼓的节奏,我想起了坦桑尼亚的独木舟。
那是一种几近原始的行船。将大树的躯干中间挖空,两头修尖,再配上篙或桨,便能穿行在江湖之中。
独木舟虽简单,但驾驭它却需要勇气与智慧。我忘不了第一次在坦桑鲁阿哈河登独木舟的情景。两脚刚踏进舟中,身子就左右摇晃,脚下踩着的似乎不是船板,而是一根滚动的圆木。慌乱之中,蹲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一把抓住艄公的肩头,才慢慢地安定下来。艄公示意我坐好,便回到船首,稳稳坐定,划动木桨。只见他黧黑的脸庞上,双目炯炯。粗壮的手臂左右划动,独木舟破浪前进。
那木桨和浪花的拍击声,那船舷和激流的碰撞声,那河面上一声高于一声的号子,不正是磅礴的韵律或激越的节奏么?
无怪乎坦桑尼亚民族音乐家姆赛莱瓦说,中流击水的独木舟乃是非洲音乐的源头之一。
独木舟与鼓,有着异工同曲之妙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