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4
第7版()
专栏:域外拾零

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马为民
近年来,法国社会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宗教性社团”,活动颇为频繁。所谓“宗教性社团”,并非指天主教或基督教等传统宗教团体,而是指六十年代以来才出现的一些宗教性或假宗教性组织。据调查,法国这类社团有一百十六个,还有八百多个人数不多的小团体。它们宣传的教义各不相同,但都是些极为荒诞的奇谈怪论。这类社团的信徒达三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的有五十万人,他们大部分是三十岁以下的青少年。
这些社团大多从事为害社会的活动。有的用合同方式强迫信徒做工,信徒如中止合同,需补缴这期间听布道讲演的费用五万法郎。有的则专门开设“行乞课”,讲授如何以高价出售书刊或唱片、录音带等小玩艺儿。许多社团还经营实业,办学校,搞旅游,开餐馆。被这些社团拉去的人,通常要脱离家庭,与社会也基本隔绝,有的甚至飘泊异国,造成家庭悲剧,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会有不少人上当呢?法国有关人士谈到了多方面的原因: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传统宗教影响下降,许多人对前途丧失信心,存在“精神危机”,因而走入歧途。
作家罗歇·伊考尔的家庭,是宗教社团的受害者之一。他的儿子加入一个社团后于一九八○年自杀。
一个名叫尚塔尔的姑娘,是个独生女,家境富裕。她二十三岁刚结束大学生活,就被一个社团骗走,两年后才被家庭和朋友营救出来。
自从一九七八年发生美国圣殿教千人集体自杀事件后,法国舆论很警惕。每当这类社团作恶,报刊就详加揭露。可是,由于法国对此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司法部门受理此类案件时,一般都“免诉”或“不予起诉”结束。
为了防范这些社团,法国各地自发组织了一些机构,如巴黎的保护家庭和个人协会。有的受害家庭被迫自己采取行动营救子女。一九八二年九月,当时任国民议会副主席的阿兰·维维安受法国总理委托,调查了这类宗教性社团在法国的活动情况,并写出了调查报告。今年四月,《法国文献》出版社发表了这份报告,引起社会舆论的又一次震动。有人主张杀一儆百,取缔几个作恶多端的组织。但有人则不同意。他们认为,社团侵犯个人自由是违法的,可是“结社自由”和“信仰自由”同样是宪法的规定。至于要不要为此专门立法,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看来,对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国政府一时还拿不出适当的对策。(附图片)
方成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