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台湾《民生报》载文 称赞大陆京剧后继有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5
第3版()
专栏:今日台湾

台湾《民生报》载文
称赞大陆京剧后继有人
新华社北京电 台湾《民生报》最近连续一星期载文介绍大陆京剧艺术家演出团在香港的演出,认为大陆京剧界“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继有人”,“中、青年艺人的表现斐然可观”,并认为近年来大陆京剧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值得台湾主管当局和京剧界人士参考。
文章说,“这次大陆京剧艺术家演出团赴港最令人惊讶的是中青年演员的优异表现。其中尤以荀派花旦刘长瑜、马派老生张学津、裘派花脸李欣、叶派小生于万增、文武老生李岩、文武旦角谭静、文武丑角寇清华、文武小生宋小川、武生新秀刘子蔚,以及兼擅武生、老生、花脸的袁小海,允为个中翘楚”。
文章的作者曾在香港连续观看了大陆京剧团的好几场演出,他认为,香港的老观众基于怀旧心理对于厉慧良、袁世海、杜近芳等老艺人连连叫好,“而青年观众则完全被刘长瑜生活化的讨俏做表和刘子蔚火爆的武工特技所迷,几乎已至疯狂地步”。文章还将台湾一些知名的中青年演员与大陆中青年演员进行对应比较,认为大陆演员更胜一筹。
文章说,在台湾,京剧式微已是长久以来的老话题,不期海峡两岸的传统戏剧,都面临同样的危机,实在令人忧虑。文章认为,近年来大陆京剧界为突破京剧困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值得台湾京剧界人士参考:一是京剧文武场配乐的创新;二是改编传统老戏;三是培养全材演员。并认为,这次大陆京剧各流派传人的优异表现,一半得益于讲究戏剧效果和舞台气氛的配乐改革,而传统老戏在大陆经过重新整编,适度修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章建议台湾有关当局搜集大陆京剧录像带,交由台湾各剧团、剧校作教学的参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