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美国的贸易政策向何处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5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美国的贸易政策向何处去
本报记者 张亮
11月20日,美国参议院又提出一项贸易法案,称这是“两党为制定一种全面的国家贸易政策和解决主要贸易问题的重大尝试”。提案人是包括参院多数党领袖多尔在内的三十多位共和党和民主党参议员,因而引起了此间舆论界的注意。
这项提案被称为“贸促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外国的“不公平贸易”活动采取报复行动;限制总统对“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议限制进口某种商品的否决权;举行新的一轮国际贸易谈判;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倾销”采取措施;加强对美国专利、商标和版权的保护。显然,这是一个折衷方案,它既反映了国会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呼声,也包含了里根政府近来宣布的一些贸易措施。
提案是在国会与白宫在贸易问题上即将摊牌的情况下提出的。迄今,国会众参两院已分别通过了有关限制纺织品和成衣进口法案。两院联席会议即将就法案的两个文本进行磋商,提交国会最后通过。里根总统早已声明,他将否决这一法案。
然而,纺织品法案只是国会中三百多项限制进口提案中的一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在国会甚嚣尘上。许多议员特别是民主党议员,打着“保护美国工业”和“爱国主义”的旗号,提出要对进口商品实施种种限额,或征收关税和附加税。在这股贸易保护主义强烈攻势下,有些一向主张自由贸易的议员也改变主意,转而支持限制进口的提案。
近年来,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估计1985年将达到一千五百亿美元。贸易赤字剧增影响了美国的一些工业部门,这些部门纷纷向国会施加压力。对面临明年中期选举的国会议员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能置之不顾的敏感问题。而民主党则更希望利用贸易问题来争取选民,以夺回在参院的多数地位。
面对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里根政府一方面重申对自由贸易的承诺,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只能导致经济灾难。另一方面则采取了一些改善贸易状况的具体措施。今年以来,美国同日本进行多次贸易谈判,要求日本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其次,在美国的倡议下,西方五国财长9月22日在纽约举行会议,同意共同采取干预外汇市场的行动,使美元贬值,以改善美国商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政府建立了一项三亿美元的资金,对出口进行信贷补贴,成立了一个管理贸易的特别小组,专门调查外国的“不公平贸易”活动,并积极推动举行新的一轮国际贸易谈判。
里根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会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但也不能真正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因为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汇价过高,而这又是高利率和高赤字所致。如果财政赤字降下来,贸易状况难以改善,国会中的贸易保护主义还会高涨,里根政府的贸易政策仍将受到严峻考验。
(本报华盛顿11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