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人民不朽 丰碑永存——读新版《晋察冀诗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1-25
第7版()
专栏:

人民不朽 丰碑永存
——读新版《晋察冀诗抄》
沙均
魏巍同志编选的《晋察冀诗抄》(以下简称《诗抄》),早在1959年出版的当时,就曾以伟大时代的摇篮曲而著称。经过二十六年风雨的洗礼,这座人民英雄的丰碑显得越发巍峨壮丽。可喜的是,在新时期党的文艺方针的鼓舞下,由于广大读者和诗坛的热情关注,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的《诗抄》,终于以崭新的面貌问世。
当年晋察冀根据地的领导者聂荣臻和彭真同志,分别为新版《诗抄》写了题词,前者强调“继承传统,开拓未来”,后者指出“革命的大众化的新诗民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版《诗抄》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战斗色彩,高昂的革命激情,浓郁的生活气息,多样的表现手法,正是新版《诗抄》的特点。
旧版《诗抄》共收诗歌约一百八十篇,除部分民歌外,主要是从二十八位诗人在抗日根据地所写的千百首诗歌中精选出来的。这次重版又增加了郭小川、秦兆阳、鲁藜、远千里、蔡其矫等十人的诗作,有几位诗人还增加了篇目。作者共有三十八人,诗歌增补为二百三十余首。不仅阵容更为强大,内容越发充实,而且还新添了晋察冀当年的木刻作品,诗画交辉,成为一部比较完美地体现晋察冀诗风的选本。
《诗抄》中大部分诗篇写作的年代,正是接近着胜利、但又有着极端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与之俱来的战争的悲壮猛烈,在抗日根据地表现得尤其尖锐。然而不论乌云如何翻滚,熊熊燃烧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火焰却是扑不灭的!晋察冀的诗人们自觉地服膺于抗日战争的需要,明确为根据地的人民而创作。他们首先是爱国者、战斗者,其次才是诗人。惟其对祖国受难的土地拥有深沉的爱,对党和人民具有必胜的信念,他们才能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诗抄》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诗人们比一切个人的仇恨更深地去仇恨民族的敌人,比一切个人的爱更深地去爱祖国、爱人民。他们从民族的伟大觉醒和硝烟的浓重气息中,汲取战斗的豪情和创作的源泉。他们以自己赤忱的心沉浸在亿万人的悲欢、憎爱和愿望当中,凭借鲜活朴素的语言、优美新奇的譬喻、意念丰富的联想去谱写战斗的诗篇。其中有许多匕首一般锋利的街头诗,曾经写在敌后农村的墙壁上和岩石上,也有不少的诗曾作为传单,由作者亲手刻成蜡版并油印出来广为散发到前线去。晋察冀诗歌正是植根在抗日战争沃土上的一丛奇葩。诗人发出的高亢声音,就是那个时代的号角、胜利的凯歌和乐观的预言。正如诗人们对祖国土地的爱的热度是无从测量的,由爱国主义热忱所激发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力度也是无与伦比的。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在烽火和硝烟中茁壮成长,革命的、大众化的晋察冀诗歌,迎着新时代的黎明而越发英姿绰约,流光溢彩。
人民是不朽的,战斗者为人民英雄所铸造的丰碑同样是永存的。如果说晋察冀诗人处在那样悲壮而又艰巨的伟大年代中,尚且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诗歌与时代、诗歌与人民、诗歌与生活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开创一代诗风,将根据地的诗歌创作推进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那么,置身于社会主义新时期四化建设热潮中的当代诗人们,为什么不能为振兴中华而奋力开拓,使诗歌创作出现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呢?每一个有责任感的诗人都应为此而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