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退耕还林还牧 实行科学种田 陕甘宁老区面貌发生了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05
第2版()
专栏:

  退耕还林还牧 实行科学种田
  陕甘宁老区面貌发生了变化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刚从大西北采访归来的本社记者张传宣、房方报道:历史上长期靠开荒毁林草、广种薄收的陕甘宁老区,近年来退耕面积连年扩大,依靠科学种田,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和林牧生产齐发展。
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陕甘宁革命老根据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通过贯彻中央种草种树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从“开荒种粮、广种薄收”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走上了“科学种田、少种多收”的良性循环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以来,陕甘宁人工种草造林保存面积达三千多万亩。在大面积退耕的情况下,陕北连续六年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大部分农民在正常年景下吃饭不成问题了。今年这三个地区先后遭到春旱、秋涝、冰雹等严重灾害,除陕北减产较多外,宁夏固原地区仅次于去年,甘肃定西地区则在连续两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可望增产10%以上,再创历史新纪录。
从沿袭多年的广种薄收转向少种高产,是一批农业先进单位探索出来的。陕北米脂县的高西沟,安塞县的杏子河,甘肃定西地区的申家山,宁夏固原地区的百岔、鸭儿沟等村庄,过去都认为“不开百亩荒,难打百石粮”。结果种粮面积越来越大,地越种越薄,单产越来越低,亩产一般只有五六十斤。现在,种粮面积虽然减少,但是,由于采用精耕细作,选用良种,推广深施肥等先进技术,一亩地打的粮食比过去几亩地打的还要多。退下来的耕地又种了林草,养了牲口,肥料也多了,还普遍实行粮草轮作,种地和养地结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