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喜读一部好教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06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喜读一部好教材
  王珏
由谷书堂和宋则行教授主编、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修订本,是一本较好的教材。它比较全面准确地阐明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同时,也较好地吸收了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新成果。这本教材的修订本,还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它不仅对大专院校初学政治经济学的学生是一本好教材,而且对从事实际经济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广大干部也不失为良师益友。这部教材的主要特点概括地说有如下几点:
第一,明确地把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立足点。提出必须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上来认识商品经济,不仅不应把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立起来,而且应该肯定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这种认识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的。历史的经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企业提高效率,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宏观上也才能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地发展。
这部教材从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简明而深入地论证和阐述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它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物质财富的生产者、经济的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论述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存在的普遍形态的观点,对读者理解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是颇有教益的。
这部教材对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意义都作了阐述。它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是商品,因而,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虽然这部教材还未能提出市场体系的范畴,但既然市场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就不能只是单一的商品市场,必须是能使社会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和顺利结合的多种市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市场问题的充分论述,对克服当前仍然存在的有关市场问题的传统观念,对贯彻“七五”计划建议提出的改革目标,都是很有意义的。
教材从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角度,对市场和计划、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的统一性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批评了由于强调计划而排斥市场或者是强调市场而排斥计划的片面观点,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用计划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宏观调节,主要是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进行调节的观点,从而阐述了宏观改革的目标是间接控制为主的主张。
第二,把物质利益关系作为联结全书的主线。作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正是这种经济利益关系,决定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切社会的生产关系概莫能外,不同的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劳动者劳动的社会性质不同,从而物质利益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也就各异。所以,作为教材主线的,并不是物质利益关系一般,而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部教材能够不用空洞的言词而是通过对经济范畴的分析和对经济过程的论述,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贯穿到全书中去,应该说是这本教材的一个创造性成果。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它通过对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对企业的经济核算制、对企业的劳动报酬等经济范畴和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的分析,论证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特征。在流通过程,通过对价格、资金、信贷、利息和货币流通量等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论述来阐明物质利益关系。在再生产过程,则是把物质利益关系渗透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等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的阐述之中。这样,通读全书,使人感到物质利益关系的确是一条不断的线,把整个教材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使读者能够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
第三,对一些经济关系或经济过程,不仅从质的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尽量规范化,而且从量的方面力求作出定量的分析。这也是这部教材的一个优点。
任何一种经济关系都有质和量既统一又矛盾的两个方面。以往的教材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很少对经济关系作出定量的分析,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出经济关系的全貌,理论上也缺乏说服力。这部教材力图弥补这种缺点,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分析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在数量上的表现问题时,这部教材在分析了影响劳动者需要满足程度的货币收入、价格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几个要素之后,进一步分析了需要满足程度的数量表现,并且区分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和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指出劳动者实际需要满足程度的数量表现,只能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除以用货币单位表现的实际需要。这种定量的分析就能更充分地说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历史性质,从而使满足需要这一范畴的质的规定性更加确切,提高了理论的科学性,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教材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必要劳动的量的规定性,对货币流通量的含义和计算,对社会主义财政收支的数量界限等问题的定量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利润率、利息率、积累率等数量关系范畴的论述,阅读起来既有一定的深度,也有一种新鲜感。
第四,这部教材的结构安排也有新的突破。全书分五篇、十五章、五十一节,各节中又列出若干目。在叙述上基本作到了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值得注意的是,它打破了以往的教材从孤立地叙述所有制关系开始的传统模式,从总体上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开始全书的分析。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出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新结论,并在这个基础上顺理成章地论述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总体分析,使读者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了总体认识之后,再去从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进一步深入具体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经济规律的特点,就比较容易了。作为一部教材,它和一部专著不同,从总体叙述开始建立全书的结构的作法,从逻辑上说是可取的。
当然,这部教材也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对某些问题的论述,只停留在概念的解释和政策规定的叙述上面,理论分析的深度不够。在全书的结构上,由于没有能确立一个中心范畴来贯穿全书,使各章的论述未能完全摆脱专题论文的痕迹。我相信,教材编者们在再版时一定会使这部教材更加完善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