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杂牌军”小看不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09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杂牌军”小看不得
  赵金铭
电大的朋友,送我一本《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工作成果简介选编》,并嘱我为此写一篇文章。我自知“遵命文学”不好写,但细细地读完这本选编后,却真想说两句。
首先使我感动的是盲人郑荣臣,他写的二十四万字的《琵琶情》,先发表在1984年的《当代》杂志上,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其出书,而他就是电大的毕业生。其次,使我高兴的是,1983年天津《今晚报》招考编辑、记者,电大毕业生考取的有二十人,正式大学考取的有十人。在二千多名中文专业毕业生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但再往下看,却使我惊诧了:选编者希望人们不要把电大毕业生看成是“杂牌军”!
我想这“杂牌军”的称谓,恐不限于电大,大约还包括职大、业大、函大等等。若说牌子,这些大学的确不太“硬”,光看校名,就够“杂”的;若论师资、校舍、设备,就更“杂”了。不过,古人言“人不可貌相”,“杂牌军”能征善战,就不可小视,可与“正规军”互为补充嘛。如今有一种说法:正规大学的门不好进,却好混;非正规大学的门好进,却不好混。这话不一定准确,但反映了一定的实际。自学成才的,没有一个是不下一番苦功夫的。
时下,虽说在理论上对“杂牌军”采取了“三同”,可在有的单位,并不真正实行。“杂牌军”即使作出成绩,是业务骨干,但一听牌子,领导就摇头,定级、提薪、分房等等当然也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我以为,我们今天不能以牌子论高低,而应当以实际的本领和贡献定优劣。何况“杂牌军”浩浩荡荡,是一支不断扩大的生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