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按照“贸工农”方针建立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珠海市农业向外向型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0
第2版()
专栏:

按照“贸工农”方针建立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珠海市农业向外向型发展
本报讯 广东省珠海市的农业,近年来按照“贸工农”的方针建立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向外向型结构和功能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84年,全市农业(包括渔业、乡镇企业)总收入四点四亿元,比1978年增长三倍半,农产品的商品率达75%;向澳门提供的鲜活商品占其市场销售金额的62.5%;全年农产品出口创汇一千零三十点七万美元。农民和渔民人均收入六百七十八元,比1978年增长三倍。今年农业生产形势仍很好,预计农产品全年出口创汇将达一千二百万美元。
珠海市与港澳毗邻,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农业和渔业,产品历来供应港澳市场。开放以后,珠海市委提出农业“为特区、为城市、为出口服务”的方针。他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建立了一批种植业、养殖业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如饲养二万头规模的良种猪场,年产乳鸽四十万只的乳鸽场,等等。同时相应建立各种科研所,生产中的问题拿到科研所去解决,科研所的成果拿到生产中去推广,产品由特区农渔业发展公司经营出口。
——发展农村专业户,提高他们的出口创汇能力。几年来,全市农村涌现出三千九百多专业户、七百多个联合体和七个专业村,有些户、村已具备较高的生产和出口创汇能力。如桂山区渔民冼十五,网箱养鱼二十四箱,去年创汇三十万港元。湾仔区湾仔村九十六户花农出口鲜花,去年共创汇三百二十一万港元,户均三万二千五百港元。
——积极进行“外引内联”。与港商合营、即将投产的科泰家禽良种场,一年可创汇三百七十万港元。正在与外商和港商洽谈的项目,还有合办年产十万头瘦肉型猪的养猪场、养四百头奶牛的奶牛场,以及引进鲜奶、蔬菜保鲜加工技术等。他们还与斗门县合作开发海水养殖场,并和内地一些单位合办农产品加工等项目。
——集资开发沿海滩涂。由珠江水利委员会、香港光大公司、珠海市、斗门县合营的“磨刀门开发公司”,开发滩涂十五万亩,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周德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