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美国经济现状和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0
第7版()
专栏:专论

  美国经济现状和政策
  陈宝森
美国经济自1982年底走出谷底,开始回升,至今已近三年。前十八个月复苏是强劲有力的,但从1984年下半年起晴空渐渐堆起乌云。美元汇率过高和产品竞争乏力使美国的外贸逆差日益增大;廉价舶来品蜂拥而至使国内工业受到打击;国际收支不平衡则使美国变成了净债务国。
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既和周期性因素有关,又刻有里根经济政策的鲜明印记。里根经济政策和以往不同之处是它把侧重点从刺激社会需求转到刺激资本家的投资意愿。里根上台后奉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为代价,换取通货膨胀的初步控制;用巨额减税来鼓励投资。1982年末开始的经济复苏之所以强劲有力是和这些措施密切相关的。
然而一刀双刃。巨额减税加上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却带来了高赤字的后果。赤字财政并不是里根的宗旨,但它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结合却给美国经济造成一种“连锁机制”,这就是由高赤字导致高利率和高汇价。这种“三高”也是一刀双刃的。一方面,高赤字起了刺激社会需求的作用,支持了三年来的经济增长。高利率和减税造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外资大量流入美国,缓解了政府和私人在金融市场上互相争夺资金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高汇价又使外国商品占领越来越多的美国国内市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工业和农业,美国商品出口则受到严重阻碍,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是在周期因素之外使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来的政策原因。
美国政府上述政策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逐步暴露了出来,日趋明显。政府对这些现象,早先是处之泰然,现在则感到惴惴不安,并在国会的压力下进行政策调整,由原来强调自由放任转而不得不实行某些政府干预。举其大者有三个方面,即干预对外贸易,干预美元汇率和缩小财政赤字。
考虑到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明显威胁和国会中强烈的保护主义情绪,美国政府在坚持自由贸易政策的同时,近来常常以强硬姿态提出所谓“公平贸易”的原则。主张要对那些坚持贸易壁垒阻挠美国商品进口的国家实行报复。与此同时还准备给美国进出口银行增拨三亿美元,用于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对付西欧在农产品方面实行的政策。此外,里根政府正在努力推进国际多边贸易谈判以及双边谈判,为美国商品打开国外市场。
对于美元高汇率造成贸易逆差这一重要原因,里根政府一反过去拒绝干预美元汇率的立场,在今年9月的纽约财长会议上与英、法、西德、日本达成共同干预美元汇率的协议。目前里根政府已倾向于建立一种在各国政府合作下,使汇率趋于合理的外汇管理体制。
对财政赤字,政府也在设法采取一些压缩措施。国会两院于今年8月通过了削减赤字的妥协方案,计划把财政赤字从今年的二千一百一十九亿美元削减到1988年的一千一百二十亿美元。11月里根又向国会递交一项到1990年平衡预算的修正案。
现在里根政府迫在眉睫的任务是缩小贸易逆差和重振国内工农业。然而要扭转当前进出口的不利形势必须以美元汇价大幅度下降为前提,而要做到这一步,没有财政赤字的大量削减又是不可能的。因此,近来平衡预算成为国会和白宫内外的热门话题,不是偶然的。
美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政府开支超过了国力,把繁荣建立在外资外债之上的结果。这种格局虽在短期对美国经济起了刺激作用,但从长期看则潜伏着严重危险。因为外债的很大部分并没有用于生产,而是作为进口商品被消费掉了。里根政府表示要扭转这种局面,但是要使经济转上常轨,道路将是坎坷的。
首先是平衡预算的难度极大。这是因为在增加收入和削减支出两方面,联邦政府都甚少回旋余地。在收入方面,里根一再拒绝增加税收,而目前对收入的预计又建立在未必尽如人愿的较快经济增长之上。在支出方面,军费开支难望有更大削减,而福利项目已经压缩得相当可观,再砍下去就要伤筋动骨,遭来更强烈的反对。从另一方面看,平衡预算本身是一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它将使社会需求下降,如果用药过猛,很可能就此能发经济危机。
正因为平衡预算的难度很大,美国某些经济学家正在要求联邦储备委员会实行放松银根的政策,用增发钞票的办法降低利率,降低美元汇价,扭转美国的贸易逆差。他们认为,目前石油价格继续看跌,消费品物价也相当平稳,多发钞票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危险。然而这种主张受到另一些经济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银根放松到什么程度才能改变目前的经济面貌而又不会重新点燃通货膨胀是难以捉摸的。前预算局长斯托克曼形容目前政府是在一条狭窄的海峡中航行,两岸的一边是经济衰退,另一边是通货膨胀,弄不好不是在这边就是在那边出差子,其结果都将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