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盐都二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0
第8版()
专栏:

  盐都二题
  未敏
翻开四川省地图,在成渝铁路中段的稠密地名当中,有着三个醒目的铅字——自贡市。这里盛产井盐和天然气,是我国著名的盐都。
说起井盐,好多人都听说过自流井。而自贡市正是自流井和另一个井盐产地——贡井的合称。
这里产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逾一千九百年。宋朝时候,自贡井盐生产曾经有过一次大的发展。到了清朝,这里已经成为西南经济要区。民国以后,军阀们为着抢夺这里的资源,曾经打过好几次拉锯仗。解放以后,盐都生产突飞猛进,现在是一个以轻化工为基础的综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市了。
盐都的历史,光彩而又坎坷。
这里还是恐龙之乡
历史的结晶,人民的创造,自贡有着许多珍贵文物和名胜古迹。
这里有中外著名的古庙建筑——西秦会馆,有全国著名大佛——荣县坐佛,有世界上第一口千米深井——燊海井,有保存完整的富顺文庙,有长达二十三米的巨型硅化木,有宋朝大诗人陆游登高吟诗的“啸台”。
但更为珍贵的还是恐龙化石。近年来,全市有四十多处地方先后发现恐龙化石。已经发掘出来的恐龙个体有一百多个,现已装架展览的就近十具。它们存在于中侏儸纪(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在这层岩石发现恐龙化石,还是第一次。尤其稀奇的是,这里的恐龙化石密集一地,重重叠叠,堆积数层,而且吃草的恐龙和吃肉的恐龙混在一起。
在国家的关怀下,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恐龙陈列馆,正在一个化石比较集中的现场兴建,主体工程业已完成,年内就要局部开放。那时候,游人可以在宽阔的大厅里看见为数不少的装架恐龙化石,还可以看见化石纵横的恐龙群窟。徘徊于这些庞然大物之间,让思绪飞翔于宇宙,驰骋于洪荒,发思古之幽情,励创业之雄心,别有一番风味与情趣。
鸿鹤正在起飞
市区东郊有个大坝,相传古时候有一仙人,驾乘黄鹤游行至此,预言这里将有大的繁荣。因此,这个地方被叫做鸿鹤坝。
传说无可稽考,但繁荣确已出现。五十年代末期,这里开始兴建一座化工厂,利用自贡丰富的盐卤、天然气资源提取化工产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这里成批生产的化工产品已经达到十五种。厂区管道纵横,塔楼比栉,简直成了一个小化工城。抚今思昔,聪明的鸿化厂职工用鸿鹤起飞图案作为厂徽,用以比喻以往,激励来者,是颇有深意的。
其实,这比喻又何止适合鸿化厂一家!即使用于整个自贡,也是完全适当的。
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这里的工业生产五十年代有过较大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后期起却又踏步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开始复苏。但由于积重难返,年工业总产值仍在八亿元左右徘徊。1982年,贯彻中央关于改革的方针,徘徊局面被打破,三年时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80%,这不就是起飞了么?
但市里的领导人却说:“象我们这样的城市,一年才搞十几个亿,实在是太少了!”
于是,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周密部署下,一百多个工厂正在厉行改革;
上千地质勘探人员,正在寻找新的资源;
为着解决饮用和工业用水,一个由副市长挂帅的指挥部,率领上万工人,正在铺设一条流经几十公里的巨型管道;
一批经济工作者,正在密切注视着国内外的信息;
一批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的产品;
街道、市容正一天天变得美观、清洁,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友邻地区前来参观的人称赞不已。
各方面的工作是不错的。但往往还要受到来自市领导的批评。而且,受到批评的干部还会是口服心服。
这就是当今的自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