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文气——读《浙江画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0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文气
  ——读《浙江画报》
  余时
《浙江画报》已经出了七十多期,我只见到近年的十几期,觉得它有个特点:文气。
刊物是有“气”的。如有的办得俗气、洋气、官气、商气、雅气等等。画报主要以美丽的图片吸引人,办得外形美,花花梢梢,不难;办得有内在美,内容含蓄、深厚、耐人寻味则难。
《浙江画报》每期的选题文化比重很大,如今年十一期就有《张大千寓居嘉善的日子》、《画家赵无极》、《清代杭州织造孙文成》、《春晖不老人——范寿康》、《僰人悬棺》等等。图文墨迹,珍贵史料,美不胜收。注重文化知识积累,意在加深读者的文化素养,我以为这是办刊物的正道,也是有长远的眼光。
这种文气也表现在对工农业战线的报道上。画报上很少轰轰烈烈的一般化的表面文章,而是深入到一个角落,具体而微地去反映一厂一家、一乡一镇的变化。从生活入手,写尽普通人的新貌。如十一期介绍的永嘉县偏僻的山坞小镇——桥头镇的纽扣市场,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东方最大的纽扣市场”。故事带有一定的传奇性,却又是活生生的现实。从这一角足可窥见大千世界,谁若想了解我们实行改革后的变化,这组照片报道就极有说服力,又是非常魅人的。生活气息的浓郁,包括选择题材的角度,都反映出编辑艺术的技巧。总之,这也要靠编者有一点文气才能办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