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菇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0
第8版()
专栏:

  菇神
  袁春根
龙泉、庆元、景宁,是出名的香菇产地。菇民遍及这里的三百多条村庄。凡是有菇民居住的村庄,几乎都有“菇神庙”。
“菇神庙”有的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有的则简陋不堪。就说我们村的那个吧,只是用杉树皮作瓦盖的庙亭,躲在一株三人合抱的大樟树底下,根本不象神住的所在,倒象一个鸡窝。然而秋去冬来,菇民们将要四出制菇的时候,小庙亭总是香火不绝。记得孩提时代,我也跟着大人去庙里烧香,端详着烟雾缭绕中的“菇神”,手执钢鞭,坐骑黑虎,活象一个威猛的勇士。但他的容颜却很慈祥,童颜鹤发,银须齐胸。——可惜,那是画匠用彩笔描绘的,要是象杭州城里大雄宝殿的菩萨那样,兴许会更加庄重,更加威严。
据老人说,“菇神”确有其人。姓吴,排行第三,人称吴三公,庆元龙岩村人氏,以打猎为生。三公乐施好善,常常把猎物分给乡亲,自己则食野菜野果。有一天上山采野果,他不小心跌落深坳,朦胧间进入仙境,得到“五显神”的真经,制起香菇,并发明了种菇技术“催檀法”,为人间平添一味“食中佳品”。一千二百多年前得道升天,成了“菇神”……
对于神,我历来不感兴趣,以后我离家到城里读书、工作,很少回到乡下。家里来人说,这几年,“茹神庙”的香火不如以前兴旺。大概是科学普及的缘故吧。时光流逝,年事渐长,“菇神”的印象更加淡漠了。
最近,我却活生生地见到了菇神!
去年隆冬,我离开省城到景宁畲族自治县香菇产地去。那天落着大雪,雪花纷纷扬扬,犹如天鹅抖落一身华羽,一会儿就把大地变成白茫茫一片。吉普车驶近蚊虫岭时,车轮打滑,走不动。我们下车想找个地方避一阵。这里前不着村,后不落店,银装素裹,着实令人好奇而又惶惑。忽然,我们发现对面不远的山上,有一个白色的物体在移动。仔细一看,是个银须飘拂的老人,披一身雪花,颇有仙家风度。他把一个雪团塞进嘴里以后,扒开积雪,观察着一堆杂木烂草。陪伴我的自治县领导介绍,他是制菇能手,去年一家三口纯收入二万元。他们培植的香菇,外国友人也感到惊奇……
这时,我猛地想起了那个美丽的传说,不禁脱口叫了起来:“菇神!”
大约老人听到了我的话。他哈哈大笑不已,声如洪钟,随着风雪震荡着山谷。“我哪是菇神哟,他才是呐——”说着往山坳一指。
山坳里有一个杉皮作顶、茅草作墙的寮棚。我知道这就是当地制菇的工房——菇棚。菇棚里席地坐着的也是一个白了须眉的长者,不同的是他面颊清癯,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面前摆着许多瓶瓶罐罐。他细心地在显微镜里观察着。
原来,他也不是“菇神”,而是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据说,他已成功地完成了熟料内填育菇和金刚刺渣培育香菇的新法,正在与老人一起研究杂木枝叶的育菇……
风雪小了,前进的路子又开通了。我们重新登程以后,我想:这两位老人,为了给人类提供更多的“食中佳品”,自己甘愿风餐露宿,他们的形象,同我心目中的“菇神”不正是一模一样的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