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一点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0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一点建议
  吴里人
看到一本老年杂志上登过这样一幅画:画的是一个老人在看《中国青年》,一个青年在看《中国老年》。我想作画者的用心是好的,两代人需要相互关心、相互了解。
到底有多少老人爱看青年杂志,又有多少青年爱看老年杂志,我没有做过调查,但我从一般常情推测,真正象那幅画展示的老人和青年是不多的。何况现在刊物种类、名目繁多,要看的刊物实在不少,哪有时间去看与自己似乎不相干的刊物呢?
办一个刊物,当然有其主要的读者群,因而所登内容主要适合那个读者群的需要。然而我想,老年刊物上如能反映一些青年对老年人的意见,譬如,目前有不少青年人对长辈要其死读书、反对所谓“尽出去疯跑”就很不满。这种不满,不敢在家中讲,而在同学中讲,团里讲,或在学校同学自办的刊物上讲,他们这种情绪和意见如能在老年刊物上登载,让老年人看看,我想是有好处的。如果孩子们的意见不对,老人对他们教育会更有针对性;如果孩子们的意见说得有道理,老人也应当虚心听取。反之,青年刊物上能登载一些老同志当初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曾经遇到过哪些曲折又如何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以及人到老年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如说话较噜苏,个别的还有“老小孩”等特点,这些情况让青年了解,这对青年人的成长,对家庭中尊老、爱老也有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里,有老人,有年轻人,有时因相互谈心不够,体贴不够,彼此间难免磕磕碰碰。小则争吵几句算不了什么,大的则影响感情,甚至带来不安定的因素。这除了依靠家庭成员中各自妥善处理外,舆论的影响对人们处理这方面问题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而刊物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舆论工具,它们在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家庭和睦等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人们常在讨论两代人之间有什么鸿沟,为什么谈问题有时常常谈不拢,这除了提倡两代人之间多谈心,建立忘年之交来消除隔阂以外,我想老年刊物、青年刊物辟出一部分园地来反映隔代人的看法、意见、思想感情,这对两代人互通信息、增加了解、交流感情等,是十分有益的。
现在提倡领导者同群众直接谈心,以上所说,能不能成为一条渠道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