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尊师重教,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1
第1版()
专栏:

尊师重教,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
本报评论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都有赖于中华民族的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有赖于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多年的经验证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一支人数足、水平高、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发展和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近几年发生了部分中小学教师流散的现象。以浙江省为例,1980年普通高中教师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六千七百九十五人,1984年为五千九百四十八人,减少了八百四十七人,而同期全省高等师范院校还输送了本科毕业生近三千人。类似的情况,不少省、市、自治区都有,有的更为严重。这说明,下决心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否则,“七五”期间开始逐步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就可能落空。
中小学教师流散,情况各异,有的被领导机关“提拔”走了,有的被企业高薪“招聘”走了,有少数人见异思迁,自行走了。有人说,中小学教师流走,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地位低、待遇低,而改善教师待遇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所以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固然与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关,但教师的待遇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当地的物质条件,教师的地位更与物质条件无直接关系。这里的关键是看当地的有关领导有没有尊师重教的切实行动。
今天本报报道的浙江省岱山县的经验是一个极有说服力的例证。由四百零八个海岛组成的岱山县,是浙江省十二个贫困县之一,论经济条件,决不比别处富裕;论自然条件,在分散的海岛上办学困难更多。但是,岱山县的领导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诚心诚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结果,好得很:全县一千五百名中小学教师扎根海岛;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岱山的经验还说明,要稳定教师队伍,离不开对教师进行理想、纪律教育,这种教育一定要同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尊师重教结合起来。只要真心实意尊师重教,教师是不会抛下自己的光荣事业和岗位的。象岱山县这样条件较差的地方尚且如此,浙江省以及全国其他地方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