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江西吉安师专八名学生课余参加社会实践 传授科学知识帮老区农民治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1
第3版()
专栏:

江西吉安师专八名学生课余参加社会实践
传授科学知识帮老区农民治穷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徐金鹏、杨健报道:江西省吉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谢石林等八名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前途与四化大业结合在一起,自愿组成“济困扶贫”小组,坚持用课余时间为附近农民排忧解难,帮助农民学习发展生产急需的农技知识。
中文系谢石林、汤乃河、谭秀林、谭海波、吴爱英、邹涛、刘慕宏、张艳招都来自井冈山革命老区。他们1982年夏入学时,年龄最大的二十岁,最小的只有十七岁。1984年初,他们在学校附近的吉安市河东乡十多个村庄进行社会调查,看到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深感到,当代青年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同改革大业紧紧结合在一起,才有光明前途。
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朱家村欧阳伍姑、尹家村刘木生和雷家村雷德友等几户人家,因缺少劳动力,生活相当艰难,而其他许多农民缺乏发展生产的技术知识,劳动致富的路子也不广。在谢石林的建议下,八名同学自愿组成“济困扶贫”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贫困农民服务。他们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三个特别困难户,同时面向附近五六个村庄。他们多次到三个困难户家中了解情况,并将其困难情况整理上报吉安市民政局。他们经常为三户人家送肥、插秧、耘田和割稻。他们还自费购置一套理发工具,为附近农民和小学生理发。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欧阳伍姑家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现在菜油、蔬菜自给有余,还可以拿出部分蔬菜出售。刘木生一家四口中三人有残疾,大学生的帮助使他一家有了依靠。无儿无女的老退伍军人雷德友在他们的照顾下,感到无比温暖。
通过一段时间的“济困扶贫”活动,八名大学生觉得,老区人民要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开发智力,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水平。于是,他们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为附近五六个村庄的农民巡回讲课。临时课堂里没有电灯,他们自己买蜡烛,还掏钱买纸作广告,自己动手采集和制作标本。根据农民需要,他们已经讲了油菜田间管理、稻子病虫害防治、防治鸡瘟病、保护耕牛过冬等科学知识。他们还讲农村常见病的防治和一些生活小常识。每当他们到一个地方举办讲座,附近村庄的农民便纷纷打着灯笼,拿着电筒来听课。1983年,邓家村死耕牛十多头,第二年,农民们在大学生的帮助下,保护耕牛过冬,再也没有发现死牛现象。
为了让附近农民更好地学习农技知识,帮助群众掌握农副产品的市场信息,从1985年1月起,八个大学生又编印了两月一期的《乡村科普》小册子,无偿散发给附近的农民。在他们的热心帮助和指导下,附近村庄农民学习农技知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强了致富的信心。
在近两年的活动中,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成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的活动得到了共青团吉安地委和吉安师专党团组织的支持,江西省学联给他们写来了表扬信。谢石林还被共青团江西省委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1985年7月,八名大学生临毕业时,附近的农民燃放鞭炮,给他们送来了感谢信。
现在,创建“济困扶贫”小组的八个大学生毕业离校了。来自中文和数学等系的八名低年级同学又自愿接过了他们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