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全社会都应关注少年犯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1
第4版()
专栏:法制园地

全社会都应关注少年犯罪问题
随着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斗争的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少年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造成当前少年犯罪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以外,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少年犯罪的许多因素都与家庭有密切关系。家庭的娇惯、教唆和遗弃,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及家庭本身的不幸(如离婚、丧偶、不和等),都可能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保证少年健康成长的首要环节。
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弊端,是造成少年犯罪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没有把理想、纪律、道德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学校教育中缺乏正规的系统的法制教育,已经开设法制课的,有的教学内容不适合少年的特点,收不到预期效果。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甚至把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犯罪视同儿戏。一些学校对后进学生缺乏正确态度,动辄训斥处罚,不准上课,勒令退学,开除学籍,致使一些学生旷课逃学,一些学生流散于社会。
切实搞好学校教育工作,是预防少年犯罪的重要一环。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增强他们对外界腐蚀诱惑的抵抗力。对待后进学生,则要坚持循循善诱、耐心教育、促使转化、鼓励上进的方针。不能用惩罚来代替教育,不能推出校门了事,要争取留在校内把他们教育好。
少年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思想不定型,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接受社会的不良影响。党、政、军和人民团体等各个方面,工、农、商和服务业等各条战线,特别是宣传、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部门,都要关心少年的社会教育,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引诱少年犯罪的教唆犯,必须依法从严惩处;对诱发少年犯罪的精神毒品,必须依法予以取缔。只有正气压住邪气,以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精神生活驱走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使少年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少年犯罪。
——摘自《辽宁法制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