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科技的威力——访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先进农业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1
第7版()
专栏:

科技的威力
——访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先进农业社
黄英尚
一个阳光熠熠的下午,我们乘车来到慕名已久的斯鲁肖维采农业生产合作社。社本部设在一片颇为开阔的平地上,四周环绕着一些小山岗。庄稼大部已经收割完毕。一架“摩拉维亚人”飞机厂制造的无需跑道就能起落的飞机,正在低空中进行作业……
农业社负责人在生产指挥中心接待了我们。他介绍情况后又放有关电影。农业社成立于1953年,现包括十七个自然村,有耕地三千五百多公顷,常年劳力约三千个。社员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养牛一万零三百多头,其中奶牛一千六百多头。此外还种粮食、饲草,办林场以及饲料添加剂、液体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产品和木材加工等工厂,搞建筑和集装箱运输,还在城里开设以出售水果蔬菜为主的商店。该社生产的矿物饲料添加剂供应整个捷克和摩拉维亚地区。
斯鲁肖维采农业社因在生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获得共和国总统授予的劳动勋章。近几年中,有的年度生产总值以18%的速度增长。奶牛的年产奶量从1979年的平均每头四千二百五十三升,提高到1984年的五千五百升,比全国奶牛平均产奶量多两千一百升左右。同期,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从四点二一吨提高到六点零八吨。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社员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他们的月平均工资为两千九百克朗左右,明显高于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且还可分到部分实物。
这个农业社位于喀尔巴阡山西部一条支脉的南麓,土地多为坡地和高地,比较贫瘠。它之所以能获得突出成就,主要是由于自七十年代末起,该社就开始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系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而社员的文化水平高,又为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们参观了农业社的科学实验室。身着白大褂的专业人员,在一架架仪器设备和无数晶莹耀眼的玻璃器皿之间忙碌着。他们正在研究配合饲料的成分及用量。
据介绍,农业社还设置了专门负责领导科研工作和制定发展规划的机构,建立了科技中心,创办了介绍国内外农业新信息的刊物《技术报》。
改良品种是提高牛奶和牛肉产量的有效途径。从国外引进良种进行繁殖,既要花费大量外汇,速度又过于缓慢。因此,斯鲁肖维采农业社在高等农业院校帮助下进行早期胚胎移植。即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将良种奶牛受精六至八天后的胚胎取出,经过沉降、分离、鉴定和挑选,植入处于同一妊娠阶段的普通奶牛子宫。然后,通过注射激素和人工授精,使良种奶牛再次怀胎,一周后再进行移植。1978年3月,第一头经过胚胎移植的牛犊和第一对双胎降生。1979年以来,农业社平均每年移植一百多次,成功率近60%,获得许多良种仔牛。这项新技术一经应用,立即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一头普通奶牛通常总共能产三至六仔,而一头经过胚胎移植的良种奶牛,一年就可提供几十头良种仔牛。此法还可大大提高双胚率。在通过胚胎移植获得的良种仔牛中,双胎占30%左右。
此外,约占30%的本已不宜产仔、应被淘汰的良种奶牛,也可“借腹怀胎”,继续繁衍后代。
从1974年起,斯鲁肖维采农业社开始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一切经济数据和信息。由于市场上的计算机供不应求,或品种不全,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价格又颇为昂贵,农业社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工厂企业的帮助下,从1982年起开始生产TNS微型电子计算机。在一个大厅里,我们看到了几十台该社生产的这种主要供农业单位使用的计算机。农业社已把这种微型机用到管理和生产当中,对各种数据和信息及时地进行处理。农业社生产的计算机不仅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还可支援其它单位。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斯鲁肖维采农业社已走出一条以科技促生产和创高产,把科技变为强大的生产力的道路。我们看到,他们正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他们正争取使农业生产以每年增长20%至30%的速度向前发展。(附图片)
图为斯鲁肖维采农业社第一对经移植的双胎牛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