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于氏手”——“中国手”!——记获得国家一等发明奖的造手大师于仲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2
第3版()
专栏:

“于氏手”——“中国手”!
——记获得国家一等发明奖的造手大师于仲嘉
本报记者 何黄彪
手,再造的手,奇妙的手。
1985年6月29日,一位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骨科医生,大步流星地走进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的会议厅。
主任委员环视四周,和蔼地说:“于仲嘉同志,请你讲讲你的发明成果吧!”
于仲嘉点了点头。他没有进行口头讲述,只是不慌不忙地打开录像机。
接着,彩色的画面,迅速从屏幕上出现:
那一只只早已缺失双手的前臂,转眼间都造上了动作灵活、有血有肉的真手;
那一张张愁容满脸、痛苦万分的面孔,刹那间都喜笑颜开,眼里滚动着幸福的泪珠;
小伙子们用那双新造手写字、下棋、提水、划火柴;
姑娘们用新手穿针引线、描龙绘凤、奏乐弹琴……
“奇妙啊!”会议厅里沸腾了,科学家们惊叹了:“这种再造手的发明,会给伤残者带来多么巨大的幸福!”于是,科学家们高兴地进行投票,把这项原来申报二等奖的成果,破格提升为一等发明奖。
这是崇高的奖励!倘若我们再进一步了解老于是怎样不畏艰难、向着当代医学高峰奋勇跋涉的,那么,有谁能不为他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一)
人民的需要,是发明的动力。1978年9月的一天下午,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带着一个青年农民,站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医生于仲嘉的面前。
青年人伸出两只既没有指头、也没巴掌的前臂,痛苦地说:“医生,我苦哇!四年前,双手砸掉了,虽然装过假手,可冬天冷,夏天热,用处不大,又常常坏。我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靠别人喂。如果这样下去,我……”说着,泪水巴嗒巴嗒往下掉。
这个青年的父亲,更是连连央求着:“请给我儿子一双手、一双手吧!没手,他可怎么活……”说完,?嗵一声跪下了。
老于一惊,慌忙扶起老人,又拿起青年那双光秃秃的手臂看了又看,心里不禁激荡起一阵阵的浪花。
手,万能的手,维持生活、创造财富的手,伤残者是多么需要它!此时,在部队看到战争中失去手的战士,在农村看到劳动中失去手的农民,在工厂看到被机器砸掉手的工人,以及因各种事故失去小手的孩子们……一个个画面,接连在眼前浮现。他们有衣不能穿,有物不能拿,有书不能翻,甚至为了满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吃饭,有的竟然把勺子捆在前臂上,还有的练习用脚趾夹着勺子……
“他们实在太痛苦了!我能不能给他们造出真正的手?”可是,当这个念头刚刚闪出,另一层阴影立即升了起来:造手,谈何容易!它既不是断手再植,也不是进行手的修复。近百年来,国际上有多少专家学者都在探索手缺失的治疗问题,但都没有找出好的方法。即使是1917年那位德国著名医生克鲁肯柏格创造的“前臂分叉术”,也只是把骨头分开,使之具有一点挟持功能罢了。
他犹豫了,为难了。可是,当他的目光再次碰到青年人那痛苦的眼神和老人那挂着泪水的脸颊,想到全国科学大会后出现的向四化进军的大好形势,一种巨大的力量打从心里涌出:前人没做过的,外国人没做成的,我们也要做!
(二)
再造手的探索开始了。然而,一只只“拦路虎”纷至沓来,横阻在于仲嘉的面前:手掌从哪儿来?指头从哪儿取?它们怎么接?失败了怎么办?
科学的攀登,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又要顽强拚搏,善于发现。在那些日子里,老于废寝忘食,四处奔波,经常跑上海图书馆、上海假肢厂和其它兄弟医院,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各种方案的构想。
那是一个闷热的夜晚。喧闹的上海市已经归于寂静,可是,两眼凹陷、布满血丝的于仲嘉正伏在灯下,专心致志地设计再造手的图纸。
他画了一张,不满意,扔掉了;又画一张,不满意,扔掉了……那画着各种巴掌、手指的图纸扔满了一地。
黑夜,悄悄地退去。曙光,渐渐地出现。
突然,老于心脏病发作,天旋地转,头昏目眩,啪的一声,晕倒了!手里的钢笔坠落下来,掉到地板上。
他妻子从睡梦中惊醒,睁眼一看,急扑过来,慌忙从他胸前的口袋里取出急救药,塞到他的嘴里。老于苏醒过来。妻子又是心痛,又是责怪:“你要手,不要命啊?”
老于深深喘了几口大气,似答非答地说:“唉,我真要被这个造手的问题难住了。这怎能对得住病人啊。”他拒绝了妻子的劝阻,又继续伏在桌上画起来。
画着,想着,忽然有一道光亮掠过他的脑际。他急忙挥动左手,在右臂前端急急比划起来:如果……在这个前臂上装一个金属掌骨架,再从病人两只脚上分别取一根足趾,再接到掌骨上,那不是可以造一只有两个指头的右手了吗?可是,当他进一步往下想,又马上摇头:不行啊!那覆盖掌骨的皮肤从哪儿来?
然而,就是这点思想火花,总是那么顽强地萦绕在他的脑海,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思索着、思索着……
有一次,他路过上海外滩。忽然,一阵哭声传来,打断了老于的思考。他转身一看,只见一个正在逗闹的孩子,握着一根断了头的小红缨枪冲着另一个稍大点的孩子,哭着说:“你赔我枪,赔我枪!我这么好玩的枪,都给你弄断了,短一截。”
“弄断了?短一截?……”于医生心头一亮,马上联想起来:如果我把病人前臂上的骨头再去掉一截,把皮肤、肌肉、血管全都留下来,再把金属掌架插进去,那覆盖的东西不就全有了吗?
接着,一种新的造手方法和设计图纸,在艰难的探索中产生了。随之,在医院领导的热情支持和有关医务工作者的配合下,老于以高超的技艺,给伤残者小高施行了医学史上第一个再造手术。
时间飞驰,两个月过去。经过一系列严密的观察、治疗,果然,一只能握、能捏、能捻、能钩,感觉良好、动作灵活的新手,终于在小高右臂残端上诞生了!小高淌着热泪,挥起毛笔,写了五个大字:“为四化出力!”于仲嘉和同志们望着这只真手,望着真手写下的大字,热泪湿润了眼眶。
(三)
医学史上第一只真手创造成功了。然而,于仲嘉那理想的翅膀,又飞到了一个更加美丽的科学王国。
“两足供趾造出一只手,就能给病人带来这么大的欢乐,如果我用一只脚造一只手,两只脚造两只手,那么,病人不就更方便了吗?”老于这样美美地想。
1981年初夏。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姑娘,找到了于仲嘉。那妇女把姑娘的两只胳膊抽出来,哭哭啼啼地说:“医生,你瞧我这丫头……”
于医生凑近一看,原来又是两只光秃秃的手臂。他再看姑娘模样,圆脸、秀眉、大眼、乌发,又处在豆蔻年华。此时,姑娘羞涩得一言不发,可是,在她悄悄把手臂插入口袋的时候,秀美的眼角上,却闪出一颗颗泪珠。
于医生心头涌起无比的怜爱,连忙安慰道:“好!我不但要给你造上真手,而且还要造两只,高兴吗?”
那姑娘扑哧一声笑开了,母亲高兴得连忙擦干了眼泪。
但是,如何把一只脚造一只手、两只脚造两只手的美好设想变成现实呢?这里面横隔着难以攀越的大山。
过去,从两只脚取趾来造一只手,血管蒂相互独立,容易安排成对指。现在用一只脚造一只手,脚趾是并排的,都是出自同一个血管蒂,要使并排的脚趾变成对指,血管必须拉开,但是,其长度就不够。如果不解决血管的长度,就不能对指,没有夹持能力,新造的手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面对这座险峻、高耸的科学大山,老于决心向它冲刺。他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从研究脚的显微解剖结构入手,去寻找新手术的突破口。
医院的解剖室里,散发着熏人的气味。在这场磨练人们意志和毅力的探索中,于医生总是带上大口罩,拿着放大镜和解剖刀,象着了迷似地对着一只只断脚解剖、分离着,了解每根血管的大小、组合、长短、走向、邻近间的关系,记下每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异。有时,药水把他熏晕了,他走到门外,吸几口新鲜空气再返回;有时,他累得脸色发白,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上沁了出来,导致心脏病发作,头晕目眩,几乎晕倒,他赶紧抓几颗药片塞在口里,歇一会儿,又举起了解剖刀……他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解剖分析,忍受了多少次的呕吐晕倒,终于从文献中没有记载过的细微趾背动脉的血管世界中,探索到了一个奥秘:原来,布满在血管之间的一些细微的血管分支,象束带一样,在影响着血管的伸长,他把一些不必要的“束带”剪去,血管就延长了。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也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探索的结果。果然,他用这种新发现的办法,经过艰苦的手术,终于给那位姑娘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双各有两个指头的新手。半年后,那姑娘用这手浇花、搬花、弹风琴,并且重返原来幼儿园教师岗位,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乐在一起。
(四)
一只脚造一只手的巨大成功,实属国际医学上的一个首创,给千万伤残者带来了福音。
1982年的秋天,于仲嘉接到卫生部通知,高高兴兴地带着自己的论文、幻灯片、电影片,带着中国人民的自豪,来到法国里昂市,参加有六十多个国家专家、学者出席的第七届国际显微外科会议。
然而,他正要步入会场,却被阻拦在大门外。
对于这位来自东方的“无名”外科医生,人们不相信他能拿出有价值的论文。然而,于仲嘉心里是有底的:只要他的成果在世界讲坛上一宣读,人们就会对中国人另眼相看。
于是,他一次次地要求,门卫终于让他进入了会场。
他找到大会主席讲述他的发明,请求大会允许他宣读论文,但大会主席以手续不完备为理由,拒绝了!
于仲嘉一次次申请,谈了好几天。
也许是大会主席苦于这位无名中国医生的“纠缠”,也许是主席先生为他的磨劲所感动,他拍拍额头想了想:“好了,今天有位代表缺席,就把他宣读论文的时间给你吧。不过,十二分钟,只能是十二分钟!”
于仲嘉连连回答:“可以,可以!”可是,正当他走向讲台时,那位代表突然赶到,他只好退到一旁,眼看事情告吹。
难堪,实在难堪!如果他不是为了给祖国争光、想到伤残者的疾苦,那他真要立即冲出会场。可是,我们的老于没有这样做。他站立在会场一角。等到那位代表读完后,他又一次找到大会主席:“先生,我认为我们的成果不错,它关系到世界上几千万伤残者的幸福。因此,我再次请求你让我宣读一下。”
大会主席答应了。于仲嘉的声音是那么宏亮,力求把精湛的内容清晰地传送到每位科学家的心里……
突然,一阵铃声响起,论文只读了一半。于仲嘉急得满头大汗,正欲卷起论文,离开讲台,可大会主席连忙把电铃按住,高兴地说:“读下去!读下去!”于仲嘉“绝处逢生”,一共读了四十分钟,还播放了录像片。会场震动了!掌声、惊讶声、赞叹声响成一片,不少人还为他的录像片流出了热泪。最后,大会把唯一的一个奖励授予于仲嘉。外国的报纸、杂志刊登消息、评论,称赞于仲嘉的创造,把这种再造手称为“于氏手”、“上海手”、“中国手”!(附图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于仲嘉,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手和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术,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图为于仲嘉(中)在病房检查病员手术后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 张耀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