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窥牙齿知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2
第5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窥牙齿知环境
沈景文
“你是蒲城人。”他一张嘴,露出了黑黄色的牙齿——对陕西人来说,我是十拿九稳了。
牙色黑黄,这是氟元素所引起的牙病。其实,氟亦是人体正常发育和代谢的必需元素,更是构成人体骨骼和形成牙齿釉质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只是多了少了都不行。正常人体,牙釉中含氟0.01—0.02%,骨骼中含氟0.01—0.03%。倘若人们饮用高氟水,即超过了饮用水含氟卫生标准,就容易造成牙龈发黑,牙板发黄,牙面粗糙,失去光泽,牙齿发脆,容易折碎,这就是“氟斑牙”或“斑釉齿”病。更严重的是,过量的氟在体内与钙结合,形成氟化钙沉积于骨组织,促进溶骨和骨的吸收作用,使人体骨骼表面粗涩,骨质改变,密度增大或变松,骨骼变形,患佝偻等症,可完全丧失劳动力,严重的甚至死亡。但是,假如人们长期饮用低氟水,则易患龋齿病(蛀牙)。现在世界各国对饮水中含氟量都规定为每升0.6—1.7毫克。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标准含氟量对人体最为适宜。
上面说陕西蒲城人大多患有“氟斑牙”病,其实患“氟斑牙”病的远不止蒲城人。就世界范围说,还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居民饮用高氟水,他们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氟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很广,主要来源于古地质时期的火山喷发物中,并富集于地壳,使岩石、土壤含氟背景值过高,造成饮水和食物的污染。
现代的氟污染,还有工业生产的排放物。例如,氟矿区、炼铝厂、玻璃厂、陶瓷厂、搪瓷厂、磷肥厂、液氟推进剂工业等的排放物中,含氟量都比较高,这些地方都是典型的多氟环境。
现在,人们为了免除“氟斑牙”和“氟骨病”的痛苦,已经能成功地试用多种方法,消除饮水中过多的氟含量。最常用的是吸收法和沉淀法两种方法。吸收法是用活性炭、骨粉和磷灰石等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中之氟;沉淀法是用明矾、氯化铝、磷酸铝等作为沉淀剂来沉淀水中之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